2023年小学生主题班会课件★★二十四节气 芒种(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小学生主题班会课件★★二十四节气 芒种(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2023年小学生主题班会课件★★
目录
01
芒种含义
02
气候变化
03
传统习俗
04
文学创作
芒种含义
1

芒种含义
“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农历书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讲,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其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此即失效。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芒种含义
芒种分为三候:
一候螳螂生: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二候鹏始鸣: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三候反舌无声: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含义
气候变化
2

气候变化
芒种时节雨水多,气温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冰雹、龙卷风、大风、暴雨、干旱等。  
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梅雨的多少和迟早,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有利影响是:梅雨季节正是水稻、棉花等作物生长旺盛、需水较多的季节,梅雨是很重要的水源。不利影响是:如梅雨量过少或梅雨来得迟,农作物就会受旱,水稻用水就缺乏。若入梅过早、梅雨期过长,作物长期处于低温、高湿、光照不足的环境下,能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引起水涝灾害。
气候变化
在此录入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年30年间,最热的一天37.1℃,就出现在芒种期间。
气候变化
传统习俗
3

在宁波地区,芒种时节还有吃君踏菜的习俗。君踏菜是南方地区芒种节气前后的一种季节性蔬菜。当地人认为君踏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夏季吃君踏菜后不会出痱子。
传统习俗
安吃君踏菜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传统习俗
煮梅
传统习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打泥巴仗
文学创作
4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端阳好插秧(晚稻),家家谷满仓。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
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
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
芒种插秧谷满尖,夏至插的结半边。
芒种打火夜插秧,抢好火色多打粮。
谚语
诗歌
《时雨》
  
宋 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北固晚眺
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诗歌
《芒种节》
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
西风烘穗海,机械刈禾田。
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
麦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巅。
诗歌
《梅雨五绝》   
宋 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伊犁记事诗》
(清)洪亮吉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