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 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 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复习 学案设计
1、学习目标
(1)能区分物质的两种变化和性质和它们之间关系。
(2)能正确使用各种化学实验器材。
(3)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2、学习过程
任务1:探究活动——两瓶气体分别是什么?
【活动内容】:两瓶气体分别是已学习认识的气体,探究一下A、B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是什么气体。
提出问题:A、B分别是什么气体?
猜想假设:(1)__________ (2)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1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集气瓶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往B集气瓶中倒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是二氧化碳
结论:A集气瓶中是________、B集气瓶中是________。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任务2: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
【活动内容】取两颗粒块状石灰石与15ml稀盐酸溶液,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如下图连接实验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学生填写以下复习内容,有问题可以小组讨论,完成后练习完成任务2的实验操作。
活动目的:
复习1.上图中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的连接
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或者橡胶塞里。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
3.装置气密性检查
连接好仪器,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_____试管,水中导管口有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固体药品的取用
(1)存贮:广口瓶
(2)粉末固体用____________取;(“一斜、二送、三直立”)
(3)块状固体用____________取。(“一横、二放、三慢竖”)
5.液体药品的取用
(1)存贮:细口瓶或滴瓶;
(2)不定量液体取用:倾倒法
操作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①瓶塞必须________在桌面上(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药品);
②瓶口必须紧_______管口,并且缓缓地倒(防止药液损失);
③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_______处(防止药液洒出腐蚀标签);
④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标签朝外(防止药品潮解、变质)。(3)一定量的液体取用:_______和________
使用时注意事项
①操作:先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余下部分用胶头滴管 _____________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
②正确读数: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保持水平。
③读数误差:_____________
任务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并加热
【活动内容】: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等变色后加热该溶液。
问题:
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②加热试管的方法?
③洗涤仪器的注意事项和标准?
活动目的:复习1.给物质加热
(1)使用酒精灯注意事项
点燃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 添加酒精 对液体加热 对固体加热
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②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
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___盖灭,不可用嘴去吹(以免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④如果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_________盖灭。
(2)试管加热的注意事项
①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外壁的水(防止加热时受热不均试管炸裂);
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持试管,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距试管口约 1/3 处,手握长柄;
③加热固体,试管口应_____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增大受热面积
④加热液体,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成 45°角,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加热时试管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
⑤加热时先_____,试管在火焰上移动,待均匀受热后固定在盛放药品的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
⑥烧得很热的试管不能用冷水立即冲洗(防止试管骤冷炸裂);
2.洗涤仪器
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内壁附着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任务4:观察二氧化碳并倒入装有两根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活动内容】:观察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并缓慢沿着侧边倒入烧杯中,观察两个蜡烛的现象。
问题:
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②化学性质有哪些?
③找一找蜡烛燃烧过程中涉及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哪些?
复习:物质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5:二氧化碳网的构建
以二氧化碳为例,构建科学探究、物质变化和性质、基本实验操作的知识网络。
三、课堂测评
( )1.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片生锈;食物腐烂 B. 干冰升华;粮食酿酒
C. 蜡烛燃烧;冰雪融化 D. 日光灯通电发光;酒精挥发
( )2.下列叙述中,前者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后者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
B.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铜的密度是8.9g/cm3
C.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
D.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 下列是关于“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CO2)多的证据是呼出气体能很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N2)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能被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H20)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凝结成水雾
D.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氧气(02)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 )4.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5.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