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的朋友“胆小鬼”》——小学积极情绪管理教学设计【理论背景】1.积极心理学倡导发掘人的内心潜能,培养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在能量。感受积极的心理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建立积极的社会链接。改善对负面情绪的认识,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身边人建立积极的链接。2.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倡导正向关注、发现例外,通过寻找积极的过往体验,提升心理能量,获取解决办法。其中的量表技术将当事人并非总是具体的想法、感受和行为通过量表提问转化为具体的评估。3.绘画治疗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绘画者透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将将潜意识内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增强自我意识、缓解情感冲突, 减少情绪困扰。【学情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情绪。“害怕”是小学生常体验到的情绪之一,也是大脑的一种防护机制,许多孩子都有自己的害怕的事物,害怕的情绪是真实存在且不容忽视的,但是很多孩子不知道要如何正确应对,甚至产生不正确的认识,随着随着年龄和自尊的增长情绪逐渐内化,产生不敢承认害怕情绪、嘲笑他人胆小、为害怕苦恼等困扰。【活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正确认识到“害怕”是一种正常的、人人都会有的情绪,“害怕”情绪也有积极的一面。2.技能目标:学会用恰当的方法面对“害怕”情绪。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害怕”情绪树立正确的态度,探寻害怕背后的积极意义,用友好的态度对待“害怕”。【教学重难点】重难点 拟解决方法重点:正确认识到“害怕”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也有积极的一面。 代入绘本故事,通过故事和讨论认识树立对“害怕”情绪的积极认识难点:用恰当的方法面对“害怕”情绪 通过绘画将“害怕”可视化、通过分享降低害怕值。通过引导和小组讨论,寻找过往经验,形成具体方法。【教学方法】故事法、绘画法、讨论法、启发法【教学准备】绘本故事、活动单【活动过程】一、导入阶段:怕不怕?(3分钟)(设计意图:通过轻松的游戏,引出活动主题,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快速呈现一些事物或场景,学生根据自己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果一点也不怕,就叉腰;如果感到害怕,就抱住自己的肩膀。互动提问:1. 哪些场景让你抱紧了自己?2.有没有同学一个都不怕?我想......如果菲儿同学刚才在这里,一定会紧紧地抱住自己的。菲儿同学是谁?她是我们这节课的新朋友,她呀,有一个秘密......二、形成阶段:有个“胆小鬼”(10分钟)(设计意图:通过代入绘本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害怕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害怕的事物)三年级的菲儿有一个秘密,她的心里住着一个小小的“胆小鬼”朋友,在她很小很小的时候“胆小鬼”就一直陪着她,在某些时刻,“胆小鬼”就会冒出来,比如遇到蝙蝠或者大马蜂的时候,在黑漆漆的夜晚,或者离开妈妈的时候......小小的“胆小鬼”给菲儿带来了许多陪伴和保护:当菲儿站在高处的时候,是“胆小鬼”提醒她离边缘远一点当她一个人走夜路的时候,是“胆小鬼”提醒她加快脚步早点回家当她遇到蝙蝠或者大马蜂的时候,是“胆小鬼”提醒她躲起来......提问:1. 大家猜猜,为什么胆小鬼会在这些时候出现呢?(因为这些时候人会感到害怕......)2.你有没有过害怕的时候?3.如果没有“胆小鬼”的提醒,会发生什么?(可能会遇到危险......)随着菲儿逐渐长大,“胆小鬼”也逐渐变大,它开始变得重重得,把菲儿拖在原地。它让菲儿不敢在大家面前讲话;不敢在夜里一个人睡觉;不敢在陌生的地方呆着.........菲儿最害怕的,就是大家都纷纷笑话它......她开始慢慢地不太喜欢“胆小鬼”,当它出现在心里的时候,自己会发抖、出汗、心跳加快,总是想躲起来,觉得自己好没用啊.....菲儿好想离“胆小鬼”远远地,让自己成为一个超级胆大的人......提问:1. 你有过和菲儿一样的困扰吗?你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感觉?2.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吗?为了让自己不再害怕,菲儿和院子里胆子最大的男孩成为了朋友,在菲儿眼里他天不怕地不怕!他们一起玩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群狗对他们汪汪大叫,小男孩飞快地躲在一团小东西的后面......咦?......原来男孩也一样,心里也住着一只“胆小鬼”!看来,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东西,都会有害怕的时候。菲儿和男孩介绍了自己的“胆小鬼”朋友,那一刻,“胆小鬼”开始变小了......它又变回到了那个能够保护菲儿的小小的“胆小鬼”。提问:是什么让“胆小鬼”变小了?(勇气、分享、理解......)能够说出自己的害怕是一件了不起且勇气可嘉的事情!说出来就会让胆小鬼变小......三、转换阶段:我的“胆小鬼”(15分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心中的害怕可视化,看见害怕、分享害怕的经历和情绪,化解对害怕糟糕的设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胆小鬼”,它就是“害怕”这种情绪,思考问题:1.你的“胆小鬼”(害怕)在什么时候出现过?它长什么样?2.当时你有多害怕?(0-10分,为自己的害怕程度评分)完成学习单,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害怕”。提问:现在你的害怕程度还有几分?对比刚才的评分,是多了还是少了?当害怕被我们看到,被我们分享,被身边的人理解,就变得没那么可怕了。四、工作阶段:面对“胆小鬼”(10分钟)(设计意图:回顾已有的有效经验,交流分享成功经验,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和害怕相处)害怕总会伴随着我们,当我们遇到危险时、缺乏自信时,或者对未知充满想象时,我们可能都会感到害怕,有时候它会提醒我们不受伤害,有时候它却变得大大地,绊住我们使我们没有勇气做自己想做的事。当你面对大大的害怕,你会怎么做?除了把害怕画出来,把害怕说出来,你还有什么好办法来面对害怕吗?想一想:什么人或者什么事可以给你勇气?在害怕时做什么会让你放轻松?曾经你是怎么帮助自己成功面对害怕的?当你害怕时,你希望身边的人怎么做?......小组分享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写在便利贴上,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教师总结:1.把害怕说出来,心里就会轻松许多2.保护自己,尽量不听、不看害怕的东西3.想一些或者做一些有意思的事,转移注意力4.加一点轻松幽默5.多给自己一点时间熟悉和适应6. 当身边有人害怕的时候,不要嘲笑,给他一点鼓励和帮助。五、结束阶段——总结升华(2分钟)害怕不是丢脸的事,每个人都会有感到害怕的时候,有时候“害怕”可以保护我们,有时候却让我们感到很为难。我们要用恰当的方法去面对它,希望我们都可以与心中的“胆小鬼”朋友和谐相处。当身边有人感到害怕的时候,我们也给他一点鼓励吧。课后交换活动单,在他人的“胆小鬼”旁写下一句鼓励的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