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一课时)
统编版高二年级上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一课时)
1.通过展示搜集的资料,感悟二七革命文化,分析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政治认同。
2.通过京汉铁路大罢工、批驳二七精神“过时论”观点,分析二七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正确认识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培养科学精神。
3.通过对践行二七精神进行合作探究,提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自觉性,提高公共参与。
学习目标
情境探究一:悟二七,传承创新
情境探究二:忆二七,峥嵘岁月
情境探究三:析二七,精神永存
情境探究四:践二七,民族复兴
习语分享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议题1:结合二七革命文化的传承,分析以二七革命文化为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是什么?
情境探究一:悟二七,传承创新
依托于二七革命文化所兴建的二七纪念塔,其周边已经成为了郑州市最繁华的经济圈中心与旅游胜地,促进革命文化产业与当地经济、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情境探究一:悟二七,传承创新
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3、创造性转化VS创新性发展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角 度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内 涵 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进行改造 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完善
侧重点 内涵、形式 内涵
实 质 强调继承 强调发展
联 系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要求
古为今用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习语分享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福建考察
议题2:小组展示搜集的资料,谈谈京汉铁路大罢工虽遭到了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但却成为党领导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顶点的原因是什么?
情境探究二:忆二七,峥嵘岁月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共领导下举行了大罢工,罢工遭到了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林祥谦面对敌人的残害时,坚定地说:“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彰显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与民族精神!
情境探究二:忆二七,峥嵘岁月
二七精神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
2
3
4
1
2
3
1
2
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内涵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内 涵
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精神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伟大创造精神
伟大奋斗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
伟大梦想精神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
精神
动力
精神
火炬
议题3:请以回帖的方式,对网友二七精神“过时论”的观点加以批驳,分析二七精神的作用,它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关系?进而思考民族精神是如何丰富和发展的?
情境探究三:析二七,精神永存
二七精神在今天是否发挥作用?
网友1:二七精神对革命胜利确实发挥过作用,但现在时代变了,二七精神对民族的发展用处不大。
网友2:二七精神产生于过去的历史背景,我要活在当下,享受生活,想成为一名网红,它对我而言没有价值。
网友3:二七精神过去有用,但现在反而西方的制度更实用。比如我的梦想就是要出国深造,到海外发展。
二七精神历久弥新
二七精神永不过时!现在的二七精神,它可以是不怕吃苦,拼搏刻苦的生活态度;可以是团结众人,嫉恶如仇的优良品德;可以是勇于奋斗,战胜困难的坚毅勇气;可以是坚定信念,勇于奉献的高尚品质。
——二七纪念馆馆长张江山
二七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1.二七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2.二七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3.二七精神过时论抹黑历史,要坚决抵制,大力弘扬。
4、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二七精神被注入新的时代内容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议题4: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校内搜集的调查资料,谈谈作为青少年,如何弘扬、践行二七精神?
情境探究四:践二七,民族复兴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思维导图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开局之年!
2021,中国再出发,需要你和我,更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二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教科书 书 名: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搜集的资料,感悟二七革命文化,分析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政治认同。 2.通过京汉铁路大罢工、批驳二七精神“过时论”观点,分析二七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正确认识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增强政治认同,培养科学精神。 3.通过对践行二七精神进行合作探究,提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自觉性,提高公共参与。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议题设计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指导要点 核心素养指向
情境探究一:悟二七,传承创新
结合二七革命文化的传承,分析以二七革命文化为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是什么? 观看视频、各小组展示搜集的资料,感悟二七革命文化,分析以二七革命文化为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重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今时代相协调、相适应。 通过探究二七革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拓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政治认同。
情境探究二:忆二七,峥嵘岁月
小组展示搜集的资料,谈谈京汉铁路大罢工虽遭到了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但却成为党领导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顶点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展示搜集的资料,在分析京汉铁路大罢工的过程中,总结出工人阶级在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从而学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体现和作用等相关知识。 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背后原因,进而引出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成就,帮助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 通过与历史事件的结合,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与合作意识,增强国家荣辱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政治认同的同时,培养科学精神。
情境探究三:析二七,精神永存
请以回帖的方式,对网友二七精神“过时论”的观点加以批驳,分析二七精神的作用,它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关系?进而思考民族精神是如何丰富和发展的? 可任意选一个观点进行回帖。同时,感悟二七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列举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学生批驳过程中,点拨引导,强调理论支撑点的重要性,师生合作一起整理批驳的思路。同时,通过内涵将二七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进行对比,得出二者的联系,引导列举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让学生充分感悟二七精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与科学精神。
情境探究四:践二七,民族复兴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搜集的资料及校内开展的问卷调查,谈谈如何弘扬、践行二七精神,并设计可行方案,呈现讨论成果。 合作探究,展示探究结果,增强小组合作意识与探究意识。 提示: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认识到践行二七精神的可行性,提醒自己将践行二七精神落实到实践当中。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对践行二七精神的方式进行展示交流,最终认识到作为青少年,要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和担当,提高公共参与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