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消防在心中,安全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防火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2. 掌握基本消防安全知识,能够自己动手去实践,做到在校园内不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防火安全知识及学会正确地使用灭火器。教学方法:讲述、拓展、交流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讲述两个“火灾案例”:案例一:2007年12月15日上午,某小学四年级四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原因是学生用电不当发生了短路造成火灾。案例二:某中学在2006年上学期发生的一场大火,吞噬了整个学校,原因是几个学生逃生时,为了尽快逃出去,不顾火势,往通道上扔杂物,结果火势越来越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教师总结:生命是宝贵的,但也是最脆弱的。它像春天的鲜花娇嫩而脆弱,一旦不慎就容易受到伤害。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消防意识,学会火灾时保护自己。二、新课教学(一)火灾事故原因1. 用火不慎。指人们缺乏必要的安全防火常识,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如燃放烟蒂、使用煤气不当等。2. 玩火引燃可燃物。3. 自救不当。 不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报警或慌张乱跑造成破环扩大。4. 违章操作。违反消防法规,冒险或野蛮作业如违反操作规程、不按要求去操作机器设备等。(二)火灾的处理办法1. 发现着火要大声呼喊,迅速拔打火警电话119,讲清地点,名称。2. 尽快逃生!但如火势已大应迅速躲进安全地方;我们身处楼梯间出楼或楼下着火都应尽快楼梯间向下跑;如实在无路可逃时应退回室内,用被褥堵住门缝或用水浇泼房间门将火逼人隔壁房间进行呼救等待救援;切不可张慌跳楼逃生。当然这是最后的方法,不到最后万不得已,尽量避免伤亡!要牢记!一定要牢记!逃生时应随手关好门窗!不要设栅栏等阻碍物的阻塞出口并电话报警说明此门可从里面打开;由于近年来许多新楼盖起都采用钢筋水泥结构等不燃或难燃体材料这就更应做好消防工作如过道内贴满防火材料;墙上挂有防火标示牌;楼道内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等。学校、单位、小区都应做好消防工作;在消防人员到来之前只有通过自救才能更有效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每个人都应懂得如何自救自保!同学们一定要牢记着一条准则——只有沉着冷静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记住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把火灾发生的详细地址、处所、着火物品、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一并报告清楚。待对方对方接听后,还要说明报警人人数及是否有人去附近路口迎候消防车。报警后,立即组织人员疏通消防通道,清除障碍物或关掉煤气阀门等切断一切可能蔓延的途径;组织扑救人员利用奔散通道向室外和楼下安全地带奔散;扑灭时要注意方法得当对症下药不要一锅粥乱扑;导致更大危害和伤亡;所以应首先想到快速灭火并注意自我保护措施。如此当两全不能其美时可镇静记下着火部位电话请教消防部门前来抢救。这是多年来当现场群众自行扑救因无能为力才由消防队前来而未能抢救下来而伤亡惨重的实例的惨痛教训得出的!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一惨痛的教训———一旦火灾发生了必须首先想到快速扑灭并注意自我保护措施;只要每个人都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去救他人。但此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切不可盲目地去同时营救多人结果在救别人的同时自已也被送进医院或灾星已起自已反倒没有那一个小小的火点严重致使烧死一个人丧失一条手臂和耽误宝贵的时间影响扩大损失的程度以致多方面不能很好的展开营救及影响作用乃至因情况不具体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办法和被一些铁制锐物伤害而导致多方面的影响甚至危害生命及出现难以弥补的伤痕……如此一来造成的后果会严重得不偿失。平时老师带领同学们演习逃生的办法主要是在紧张情况下能采取合理的办法向安全地方撤离。三、拓展延伸1. 教师讲述两个“火灾案例”的原因和教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火灾的严重性和防火的重要性。2. 教师总结: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时刻提高消防意识,学习消防知识,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3. 给学生留下家庭作业:在家中寻找防火安全死角,制定相应的防火措施,并准备一本防火安全手册,以备不时之需。四、交流反馈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各自在生活中的防火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提醒,共同提高消防意识。2. 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和指导,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防火方面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五、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和收获,强调防火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教师再次强调火警电话119,让学生牢记在心。3. 教师鼓励学生将本次班会的内容带回家中与家长分享,共同提高家庭防火意识。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存在的防火隐患,制定相应的防火措施。2. 学生准备一本防火安全手册,记录防火知识和经验,以备不时之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