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教学设计课型 新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对象 高二上学期学生教材 分析 本框题主要讲述了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以阅读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包括“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两目内容。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通过本框题的学习,有助于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学情 分析 高中学生已经在学习各民族、世界各国文化知识,但文化自信不够。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理解观点,力戒枯燥乏味的教学。同时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有限,需要耐心地培养。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对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的学习,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 2、科学精神: 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文化自信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3、公共参与: 了解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积极投身文化强国建设。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教学 重难点 重点: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举措。 2、文化自信的理由。 难点: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坚定文化自信。教学 方法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地把认知结构梳理出来,并在情境分析中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学生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讨论法,分组合作探究法进行。新课 导入 习总书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那么,我们该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能够找到答案。新课 讲授 建设文化强国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1)原因(必要性) ①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 ②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央视制作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朗读者》将内容定位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解读。随着相继推出,它的影响日益扩大,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同时架起了学术通往大众的桥梁。 (2)措施:(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 精神文明创建 、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阅读与思考: 《管子》中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你如何理解管子的上述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强调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 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原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要求: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公民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1)国内: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2)国外: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5.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二、坚定文化自信 1、为什么要增强文化自信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①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 (夯实基础) ②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文化底蕴) 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③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最根本的要求) 播放视频《文明之美看东方》感受我们的自信教学 板书练习巩固 1、唯流量、唯收视率的当下,不管是网络,还是荧屏,不少综艺节目成了最受诟病的泛娱乐化“重灾区”。它们以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宗旨,以审丑为卖点,虚假包装,将大众的文化品位引向低俗,也传播了许多不正确的价值观。上述现象警示我们( ) ①坚决抵制通俗时尚文化的发展 ②要用公益组织逐步取代商业传媒 ③文化繁荣发展必须弘扬主旋律 ④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9年9月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语文部编教材,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该教材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选文数的49.3%。可见,部编语文教材的使用( ) ①凸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发挥了教育传递、沟通和共享文化的功 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④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