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拖延行为”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告别拖延行为”教案

资源简介

“告别拖延行为”教案
【活动目标】
增强同学们战胜拖延的信心,使同学们告别拖延这个生活中的老朋友,健康积极的生活、成长。知识与技能正确的认识拖延行为,并了解如果有拖延行为会给自己带来的危害了解造成拖延的可能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来揭示拖延,从而让增进对拖延行为更直观的了解;通过讨论得出克服拖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战胜拖延”的意识,树立克服拖延症的信心。
【活动重难点】
正确的认识拖延行为,并了解如果有拖延行为会给自己带来的危害了解造成延的可能原因。
【活动对象】五年级
【活动形式】
交流讨论视频欣赏等
【活动准备】
PPT 轻音乐视频等
【活动过程】
出示教学目标正确的认识拖延行为,了解造成自己拖延的可能原因,学习克服拖延的方法。
(一)热身活动:“我说你做!” 边说边做
1、明确学活动目标。
2、跟着老师做
(二)了解拖延行为
观看视频--《雷人的自白》
(1)视频中那个片段给你印象深刻,让你想到了什么
拖延行为是一种非必要的 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是指一个人在完成一项活动中不能立刻持久的投入,而去从事无关活动的一种行为现象。加深同学们对拖延的了解(三)心灵体验
小测试:你有拖延行为么
1.小测试:你有拖延行为么
2.分组讨论:
(1)我们为何会拖延,诊断可能原因;(2)支招:应对拖延的建议与技巧。
3.说说你的不拖延故事
4.教师总结
(1)拖延的背后心理原因恐惧失败,对成功没有信心
焦虑来源于对失败的不安和恐惧,拖延是害怕失败,有时拖延还有点“给自己找
台阶下”的意味,通过拖延,人们把自己放入了一个很难成功的境地,所以即使没有成功也不是自己的能力问题。对抗情绪,通过抛延,人们把自己放人了一个很难成功的境地,所没有成功也不是自己的能力问题。对抗情绪对所布置的任务的不满,或者布置任务的人不满,而出现拖延行为。心理原因的了解
(四)战胜拖延秘籍立即行动避免多任务处理
◆小心你的借口
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及时奖励自己
学生分享,教师总结讲解讨论分享,共同探讨
(五)心灵升华
观看视频--《年轻不留白》课后总结:
上课前一周,我接到了要给团结街小学六年级两个班的孩子上课的任务。
该怎样尽可能地更好地完成这次任务呢 打开这次活动课--《与拖延告别》的教案研读了一遍又一遍,一边研究一边想像自己给孩子们上课的情形。带着略有改动的课件和教案,我完成了内容相同的两节课。两个班的孩子都训练有麦,文明有礼,因此全体同学都能和极参与活动,两节活动课的活动目标也完成得很不错。
心理自测:
我有拖延行为吗
1、不到最后期限不完成任务
2、每次完成作业时总会各种拖延,直到时间不够
3、没有学习计划,不懂时间管理
4、上午可以完成的作业,总是拖到下午甚至晚上
5、总是认为时间还有,用不着着急
6、懒散,日复一日,总想着明天再做
7、要做事时,脑子里能冒出各种理由:现在先做别的事,这个稍后。
8、自我麻痹:还来得及,不行就熬夜完成。
9、处理问题不分主次,忙了半天,最紧要的事情没做。
10、经常因为时间过于紧迫,草草交差,结果被家长或老师责怪。11、无论别人怎么催也定力十足,习以为常了。心理自测:
我有拖延行为吗
1、不到最后期限不完成任务。
2、每次完成作业时总会各种拖延,直到时间不够。
3、没有学习计划,不懂时间管理。
4、上午可以完成的作业,总是拖到下午甚至晚上。
5、总是认为时间还有,用不着着急。
6、懒散,日复一日,总想着明天再做。
7、要做事时,脑子里能冒出各种理由:现在先做别的事,这个稍后。
8、自我麻痹:还来得及,不行就熬夜完成。
9、处理问题不分主次,忙了半天,最紧要的事情没做。
10、经常因为时间过于紧迫,草草交差,结果被家长或老师责怪。11、无论别人怎么催也定力十足,习以为常了。战胜拖延秘籍
11、无论别人怎么催也定力十足,习以为常了。战胜拖延秘籍
一、立即行动(成长的心态)
二、避免多任务处理
三、小心你的借口
四、清晰的目标和计划
五、奖励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