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一点点进步,不值一提》 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案例 日期 听课人数教学目标 通过《父母课堂》里《一点点进步,不值一提》中的案例,让家长明白这种不屑一顾、不顾及孩子感受的话语,很容易伤害孩子。 2、让家长明白孩子需要鼓励。 3、让家长掌握倾听、尊重、信任、鼓励孩子的方法。 重点:知道孩子是需要鼓励的。 难点:掌握倾听、尊重、信任、鼓励孩子的方法。案例来源 《父母课堂》月刊中《一点点进步,不值一提》一文教学过程 案例展示 引言: 师:导语:欢迎各位家长来参加今天的“家长学校培训”。在培训开始之前,想先给大家看一则案例。(PPT示案例文字展示) 文中的孩子聪明好动但是字写得特别难看。于是在妈妈的建议和安排下,这个孩子开始练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书写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妈妈心里也认同孩子的字确实进步很多,可为了激励儿子继续努力练字,只说:“一点点进步,不值一提。”案例分析 引入话题:回顾案例中的家长教育中有什么不当的方法?(家长自由说) 这家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请家长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谈谈。 小结:当看到孩子取得进步时,有些父母即便内心再高兴,也不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相反,他们常常会将欣慰和喜悦留在心里,故意轻描淡写地对孩子说:“一点点进步,不值一提。”父母这种不屑一顾、不顾及孩子感受的话语,很容易伤害孩子。组织反思 导语:中青报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00多名18-35周岁的青年中,高达90.6%的受访者坦言被父母进行语言打击过。 深度挖掘:为什么父母简单的一句“你不行”、“你很差”,会给孩子带来那么大的伤害呢? 多方面分析后果和对策: 后果: 这句话可能会让孩子对取得进步彻底丧失兴趣和信心,变得不再渴望优异的成绩。孩子能够在某件事上取得成绩,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甚至要克服重重困难,抵制各种诱惑。这时,如果父母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一点点进步,不值一提”,不仅会抹杀孩子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还会让他丧失信心和兴趣,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就像案例中的大北,在听完妈妈的这句话后,他的心中会增加几分忧虑和困惑:写字写到现在这样的水平我已经付出了很多,妈妈却认为“不值一提”,写好字怎么那么难 我什么时侯才能练好呢 我还能做到吗 最终,在失望和沮丧中,大北决定不再继续练字。 这句话会毁掉亲子间的亲密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莫里·斯特劳斯研究后发现:“亲子关系不和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带给孩子的言语压力。”当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正面反馈,却常常看到无所谓的态度、听到负面话语时,便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开始隐藏自己的想法。孩子甚至还会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比如觉得父母一开口就会贬低自己,因此会控制不住地对父母发脾气,亲子关系更加紧张。 对策: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傅佩荣教授说:“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长期活在批评指责中的孩子,只学会谴责;一直活在敌意攻击里的孩子,也只学会自我贬低。唯有被父母接纳、理解、肯定和鼓励的孩子,才有机会茁壮成长。 首先,学会听听孩子要说什么。当孩子遇到委屈的事情,别急着说他,先耐心听,给他说话表达的机会。可以这么问:“你遇到什么难处了吗,跟爸爸/妈妈讲讲,我们听着呢。”只有他感受到父母愿意陪伴自己,理解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才愿意表达出来,寻求更多的帮助。 其次,尊重孩子的选择。 邓亚萍的儿子有段时间喜欢玩电竞,还动了当职业选手的念头。为此,邓亚萍亲自考察了两家职业电竞俱乐部,把获取到的资讯分享给儿子参考。至于儿子怎么选,她完全尊重。聪明的父母,都懂得把孩子视为独立个体,尊重他的想法和行动。孩子被理解,被允许,才有勇气不断尝试未来的挑战。就算跌倒,他也不至于慌张害怕,反而能建立起强大的内心。 最后,发自内心和孩子站在一起。教育家黑幼龙夫妇得知儿子被超市当作小偷时,虽然心里焦急,但还是先安抚儿子的情绪,并选择相信儿子,告诉对方“儿子本质不坏”。无论平时儿子多捣蛋叛逆,他们依旧用心、和善地陪伴儿子,引导儿子慢慢进步、成长。后来,在他们的信任、鼓励下,儿子终于“开窍”,发奋读书,一路逆袭。引导践行 1、导语:其实责骂不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父母要再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和孩子交流,不要以父母的权威给孩子施加压力,更不要轻易说出“你太没用了,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这类的指责性话语。 小结:身为父母,每个人都恨不得把世上最好的一切给孩子,想方设法让他快快成长。可在养育中,却一不小心忽略孩子的感受,把过多的要求和条件加在孩子身上。其实,孩子要的东西并不多,就如作家三毛写给父亲那封信里说的:“我一生的悲哀,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而是请你欣赏我。”一句欣赏的话,一次肯定的眼神,对孩子而言,就是无比的嘉赏和祝福。来自父母所有的鼓励,将成为孩子面对世界的铠甲,带他们熬过人生最冷的寒冬,迎接春日的花样年华。课后拓展 1、继续在《父母课堂》或其他书籍中找相关的内容学习。 2、回家后我们与孩子一起加强心灵沟通,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正能量的家庭环境。 3、尝试让孩子建立备忘录,对自己每次的进步进行记录与鼓励。课后 反思 打击式教育不仅会让孩子们失去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会破坏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密关系。作为家长,我们要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和孩子交流,对于孩子们的“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孩子们努力向上,来自父母所有的鼓励,将成为孩子面对世界的铠甲,带他们熬过人生最冷的寒冬,迎接春日的花样年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