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 考后心理】失败修炼手册01【课程设计思路】No.1课程信息教师准备:准备教学ppt及作业单学生准备:纸、笔、彩笔活动时长:40分钟学生年龄段:初中学生No.2设计理念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在初中阶段,要帮助学生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在高中阶段,要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本节课以作业单为工具,通过具像化的技术,试图让学生接纳失败的存在,感受失败存在的意义,学会从失败中反思与成长,积极应对失败,最后通过“失败寄语墙”发挥同伴力量,相互鼓励与支持。No.3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认识到失败是生活中的必修课,坦诚接纳失败;2. 情感目标:学会如何应对失败情境。3. 行为目标:梳理积极的人生态度,客观看待失败情境。No.4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会如何应对失败情境。2. 难点:梳理积极的人生态度,客观看待失败情境。02【教学设计】一、导入:国际失败日二、失败博物馆三、失败照相馆四、失败的双面清单五、失败应对指南六、小结Part.1导入:国际失败日10月13日是芬兰一年一度的“国际失败日”。每年这一天,芬兰人都会鼓励大家“自曝其短”,将自己失败的经验分享出来,释放内心的压力,从而摆脱对失败的恐惧。旨在鼓励大学生们勇敢冒险,积极创业,但学生们对“失败”的有趣解读,很快俘获了芬兰网友们的心。这个节日便是要向人们重申:失败是创新的一部分,它不应该是消极的。设计意图:通过国际失败日引出本课主题。Part.2失败博物馆1、除了国际失败日外,世界上还存在一个专门教人如何失败的博物馆——位于瑞典的“失败博物馆”。列举大公司的“失败”产品:新口味的可口可乐/亨氏紫色番茄酱(详见教案)师:绝大部分“失败品”我们之前未曾耳闻。失败博物馆的馆长Samuel West说过“世界上有80%-90%的创新产品都以失败告终,从此,人们再也看不见它们的踪影,也不会再谈起它们了。如果说这些失败的创新产品还有什么价值,那就是我们可以向它们学习。”师:解释失败的意思:一个是指在斗争或竞赛中被对方打败(跟“胜利”相对):非正义的战争注定是要失败的。另一个是指工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跟“成功”相对):失败是成功之母。2、师:邀请你回忆一下:生活中有哪些瞬间会让你产生“失败”的体验呢?学生回顾失败的瞬间和感受。接下来,让我们来到“失败照相馆”,给失败拍个照吧!Part.3失败照相馆1、请大家在作业单第一部分“失败照相馆”中画下你心中想象的失败的样子。曾有那个瞬间让你真切地感受到“失败”,它也许如一团乱线,也许是别的样子,想象如果抽象成一个图画,它会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2、写下这个让你感受到“失败”的事件/瞬间,它让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或者当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师:当你面对失败时,你的感受通常是快乐的还是糟糕的呢?失败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觉得糟糕,焦虑、烦躁、愤怒、伤心。你们觉得失败的存在有它的意义嘛?Part.4失败的双面清单师:失败有时并非一无是处,它的意义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解读。也许我们会觉得健忘是一种失败,但反过来说,善忘却是一个境界。有时候我们发现,如果我们能坦然地面对失败和人生中的低谷,也是一种成功。接下来,学生完成作业单中的相应部分,更加全面地看待我们生活中的事件,挖掘事件带来的积极意义和你觉得其中让你感到失败的部分。通过大家的梳理我们发现,当我们静下心来看待一些我们觉得失败的瞬间和场景,我们也能从中挖掘到不少积极意义,从中汲取经验和力量。Part.5失败应对指南1、允许失败存在探索失败存在的意义--我从失败中学到了什么?2、持续学习:始终接受我不懂我们需要打从内心接纳“我不懂”这件事,意识到成长和改变总是需要时间的。我们需要面对“我有不足”这件事。我们会不断地面临这件事带来的沮丧感、失望感、悲伤感和对自己的愤怒,但这是成长的一部分。接着,我们需要付诸行动,坚持练习,等待量变引起质变。3、失败寄语墙请大家以前后4人为一小组,在组内同学作业单上的“失败寄语墙”留下你的“失败寄语”吧!可以是安慰的话语,也可以是鼓励,还可以有其他的思考。Part.6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聊了“失败”这件小事,从现在起,让我们重新认识和欣赏失败,失败不只是绝望和沮丧,更是绝佳的学习机会。03【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作业单为工具,通过具像化的技术,试图让学生接纳失败的存在,感受失败存在的意义,学会从失败中反思与成长,积极应对失败,最后通过“失败寄语墙”发挥同伴力量,相互鼓励与支持。本课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以作业单为工具对“失败”进行具像化和反思,找到失败应对指南,这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