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9 课第一框教案课题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1 课时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 基础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出 版社)教学目标 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实现方式,领悟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意义。 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理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教学重难点 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理解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情分析 经过第 7 课和第 8 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领导力量与制度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课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实践要求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多数学生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些内容了解不多,对其内涵、要求等不了解、不熟悉。本课教学在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引导其进一步明确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如何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进而树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教学方法 教法:议题式教学法、实践调研法、案例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调查法教学准备 文本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论述。 视频资源:新华社短视频《人民心声》、2022 年 3 月 5 日央视朝闻天下节目 《热词里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2021 年 2 月 18 日《今日说法》节目《民之法典——应运而生》。流程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预学 【回归生活调研先行】 【发布任务,热身导学】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学生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不同方面搜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的典型事例。 (必做:学业质量水平一) 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等方式查找并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等方面的文章、讲话等。(选做:学业质量水平二) 学生通过调研、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等,对本课重点理论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课中研学 子议题 1:为什么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创境激趣导出新知】 一、全过 程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课前播放视频《人民的心声》,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引出本课主题——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情境创设】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介绍(文字材料)。 珍贵的选举证展示(图片材料)。 【议学任务】 各组派代表展示课前搜集的政治生活中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事例。 结合搜集事例与所给材料,回答教材第 81 页“阅读与思考”的问题。 【学生分享】 学生分享和讨论观点,说明理由。在小组交流的基 通过观看视频,引出本课主题。础上,每组安排一名代表阐述议学讨论结果。(注意:该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畅谈自己的理解,领悟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探究学习建构新知】 全过 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 【总结建构】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 性,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 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 涵,同时让学生在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 自主学习与讨论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 中加深对于全过最管用的民主。 3.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展全过 程人民民主的理解。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情境创设】 播放视频 2022 年 3 月 5 日央视朝闻天下节目《热 词里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议学任务】结合视频,谈谈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学生分享】学生分享和讨论观点,说明理由。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每组安排一名代表阐述本组议学讨论的结果。2. 全过 程人民民主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 【总结建构】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 在我国,国家各项制度都是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构建的,国家治理体系都是围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运转的,这些 通过观看视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与制度程序,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 重要性,提升政治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 认同,为突破本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五大渠道: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 重点打下基础。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相关链接】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 通过让学生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 结合生活实际,感和制约。 受到政治生活就3. 协商 民主的内涵 【情境创设】 2015 年 3 月,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后黄村村民在 古民居“流转”村民监督讨论会上举牌表决图片。 在身边,自己也可以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提升政治【议学任务】 认同与公共参与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协商民主的生动案例? 学科核心素养。4. 全过 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意义。 【学生分享】 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科学内涵、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协商民主的内涵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意义。学生分享案例,在班级内交流分享,教师及时总结补充。【总结建构】 1.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 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2.协商民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 3.在我国,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本目总结】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是党不断推进中国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经验结晶,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子议题 2: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探究学习建构新知】 二、坚持 【情境创设】 播放 2021 年 2 月 18 日《今日说法》节目《民之法 典——应运而生》精彩片段,带领学生初步感受民法典 运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民法典的案例,帮助学生走中国特色 的制定过程。 更好地理解“三统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议学任务】 结合教材第 83 页“阅读与思考”,讨论:民法典 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 一”。治国有机统一的?坚持走 【学生分享】 通过小组讨中国特色社 学生分享和讨论观点,说明理由。在小组交流的基 论,帮助学生明确会主义政治 础上,每组安排一名代表阐述各组议学讨论的结果。 走中国特色社会发展道路具 【议题讲解】 主义政治发展道体要求:党的 通过刚才小组的发言发现,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 路的必然性与具领导、人民当 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编纂民法典本身 体要求。家作主、依法 是依法治国的体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治国有机统 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 设部署,是党的领导的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通过民法总则和审议民法典草案,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民法典,这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同时也体现了依法治国。在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公开征求意见和两会期间根据各方面意见不断修改,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重点新知】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性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在理论学习之后,学生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议学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以此提升政治认同、 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议学任务】想一想: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学生分享】学生分享和讨论观点,说明理由。【总结建构】教师点评学生观点,总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要求。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重点新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相关链接】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 84 页“相关链接”,引 导学生进一步领悟“三统一”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领域全过程,依法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始终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法治力量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知行合一 【议学任务】素养提升】 想一想:作为中职学生,我们有哪些方式能够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总结建构】 例举中学生(身边的同龄人)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案例。 作为中职学生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可以通过电 话、信件、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给人大、政府提建议,与市长对话等。课后践学 【启思导行】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在西方所谓的民主国家里,人民往往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结合材料,对比西式民主的局限性,谈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通过中西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明确全过程人 民民主的内涵与本质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