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9 课第二框教案课题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1 课时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 基础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出 版社)教学目标 全面准确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认同“一国两制”方针;理解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拥护党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懂得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和维 护民族团结的要求,自觉为民族团结作贡献。教学重难点 理解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树立正 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相关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本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不过学生对于相关内容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对于“一国两制”的内涵、党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针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与要求缺乏系统的学习。中职一年级的学生愿意在活动中自主探究、相互交流、获得体验,因此本框宜借助相关视频和时事 资料,以议题引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进而增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厚植家国情怀。教学方法 教法:议题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体验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调查法教学准备 文本资源:歌曲《七子之歌·香港》《七子之歌·澳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视频资源: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第十三集《一国两制》、2020 年 7 月 1日新闻联播节目《国新办发布会 介绍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2021 年 3月 12 日新闻联播节目《国新办举行发布会 介绍全国人大关于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央视《国家记忆》节目《“九二共识”三十年之定海神针》、2021 年 8 月 29 日新闻联播节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心共筑中国梦——习近平总 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流程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预学 【回归生活调研先行】 【发布任务,热身导学】 查阅资料。查找香港、澳门回归后取得巨大成就的事例、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 搜索《七子之歌·香港》和《七子之歌·澳门》,查阅创作背景,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搜索《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等反映民族 大团结的歌曲并学唱。 学生带着任务预习,为本课教学打下基础,为议题式教学提供丰富的情境素材。课中研学 子议题 1: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25 分钟)【创境激趣导出新知】 一、坚持 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1.“一国两制”的内涵 【情境创设】 学生分小组朗诵《七子之歌·香港》和《七子之歌·澳门》,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分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香港、澳门回归后取得巨大成就的事例、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 【议题描述】 想一想:香港和澳门是在什么方针下回归祖国的?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为什么能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 【小组讨论】 学生分享和讨论观点,说明理由。在小组交流的基 通过诗朗 诵、谈感受,让学生深刻认到当时的香港和澳门同胞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爱国之情,导出新课内容。础上,每组安排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总结建构】 “一国两制”就是在统一的国家之内,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个别地区依法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 【情境创设】 播放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第十三集《一国两制》片段。 【议题描述】 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 【小组讨论】 学生分享和讨论观点,说明理由。 【总结建构】 教师梳理、点评学生的观点,对“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进行总结:“一国两制”构想首先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情境创设】 教师展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学生观察。 【议题描述】 观察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你想到了什么?这些图案有什么含义? 【讨论分享】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 【总结建构】 “一国两制”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 【情境创设】 播放 2020 年 7 月 1 日新闻联播节目《国新办发布会 介绍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和 2021 年 3 月 12日新闻联播节目《国新办举行发布会 介绍全国人大关于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的视频片段。 【议题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是在什么方针的指导下制定的?如何理解“爱国者治港”? 通过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而理解“一国2.“一国两制”在香 两制”的内涵、 “一国两制”的港、澳门的成 成功实践,认同功实践 “一国两制”方针。3.“一国两制”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通过对香 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的解 读,引导学生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相关视频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对于香港、澳门治理的原则与要求。4.“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基本方针。 【讨论分享】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探讨成果。 【总结建构】 梳理、点评学生观点,总结讲授中央对香港、澳门的全面管治权: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对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所有地方行政区域拥有全面管治权。坚持“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把特别行政区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这是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事关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原则,是保证香港、澳门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重点新知】 教师结合“九二共识”的形成,介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讲授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及实现形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的利益和感情。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亲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心结。久久为功,必定能达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情境创设】 播放央视《国家记忆》节目《“九二共识”三十年之定海神针》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九二共识”的重大意义。 【相关链接】 1987 年年底,长达 38 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逐步展开。在此基础上,党中央稳步推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992 年 3 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开始进行事务性商谈。1992 年 11 月,双方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是两岸有关方面授权商谈达成的,核心意涵明确、形成过程清楚。在两岸之间固有矛盾一时难以解决的历史条件下,“九二共识”的达成,体现了两岸双方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确立了两岸商谈的政治基础,为两会开展协商并取得成果提供了必要前提。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双方开启了协商谈判,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 【重点新知】 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我们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展示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九二共识”,并理解“九二共识”的重大意义。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进一步掌握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台独分裂问题的正确认识,坚定对祖国统一的信心和决心,加强政治认同。的战略主动,进一步巩固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总结建构】 结合教材第 87 页“习语金句”,引导学生认识到“台 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子议题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 分钟)【探究学习 【情境创设】 学唱歌曲,活跃课堂氛围,同时通过歌词内容和欢快的音乐让学生切身感受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通过观看视频,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建构新知】 全体学生学唱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二、铸牢 【议题描述】中华民族共 你还知道哪些反映民族大团结的歌曲?这些歌曲反同体意识 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怎样的关系?【讨论分享】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前搜集的材料进行讨论,并分享讨论成果。1. 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总结建构】 这些歌曲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亲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四个共同”)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情境创设】 播放视频:2021 年 8 月 29 日新闻联播节目《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心共筑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议题描述】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 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 【讨论分享】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讨论成果。 【总结建构】 教师梳理、点评学生观点,讲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重要意义,并总结讲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促 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2019 年 9 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665个模范集体、812 个模范个人受到表彰。 查阅资料,了解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作出的贡献。 ●说一说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引导学生将课后践学 【知识拓展素养提升】 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 中,践行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