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简介

《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 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 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都要加强安全意识。
3. 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学会自救及互救知识。
教学重点:
学习溺水安全自护自救常识和自救方法,进行预防,防溺水教育。
教学过程:
一、老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溺水安全知识。如今天气炎热,一些学生喜欢到河边、池塘边玩耍,加上农村学生游泳技术差、防范意识弱,因此溺水事故常常发生,令人惨不忍睹。所以我们要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教导,珍爱生命,远离溺水隐患。
二、学习溺水安全知识
1. 什么是溺水?
讨论,归纳:溺水是常见的意外事故,会水者与不会水者都有可能发生,我们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学会防止溺水事故。
2.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不会游泳;
②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
③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
④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 怎样预防溺水事故?
①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要了解清楚。
②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③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内。
④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⑤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⑥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⑦没有家长的带领千万不要私自外出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接触“溺水”。偶而发生怎么办?
三、如何自救以及如何抢救溺水者。
1. 自救方法: 如果游泳时出现小腿抽筋可以先深吸一口气仰泳(呼气),用手扳住脚趾慢慢用力拉向自己腹部,再慢慢蹬腿并用力向前游。上岸后按摩小腿肌肉(柔要轻),注意保暖即缓解。
2. 抢救溺水者方法:
人工呼吸:在保持溺者侧卧的情况下,清理溺者口鼻异物、杂草(如有)。 (上阵大刀--用自己的口罩简单包扎好嘴)挤压溺者腹部将胃里积水倒出再做第一个人工呼吸同时迅速组织其他人拨打120 (配合施救者控制病人的姿势:按压其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
注意:此时病人呼吸道应畅通,如果你的伙伴没有呼吸心跳也没有反应了应该分别做:
一手托住其后脑勺 一手拍打其前胸并捏住其鼻子(鼻子也不能通气)口对口吹气数次并观察是否有呼吸心跳。(配合施救者控制病人的姿势)
心脏复苏:左手按住胸骨柄右腋前下线四指宽处右手食指中指紧按两乳间突然加压如无反应应再压并多次重复(开放题)。 并注意倾听是否有呼吸声音同时叫人拨打急救电话 。
四、总结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有关溺水知识和自救方法及如何预防的相关内容。那么我们是怎样让同学们更加知道这节课的重要性和意义呢?学生们表现的很积极讨论的很激烈都觉得自己受益匪浅,让孩子们牢记“安全教育”在心里永远伴随着自己。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平安和幸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