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教学设计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授课课时:三课时理论基础和依据高教版《哲学与人生》课标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学情分析职业学校学生道德素质、道德修养不高,学科素质和理解能力较低,虽然能够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但对于哲学的起源、含义的认识需要教师的指导,对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人生的意义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1、政治认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2、职业精神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中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3、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特点和发展现状,初步确立符合个人实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发展目标。学科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哲学的起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了解哲学,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人生发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难点: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哲学的智慧(一)课堂导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们要想生活的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具体科学知识,而且需要哲学知识。那么什么是哲学?哲学的起源是什么?哲学是关于什么的理论体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二)讲授新课环节一 哲学的起源展示书P2页,老子、孔子、康德、马克思的名言,学生思考思想家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学生分小组讨论:人生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教师总结: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是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是一门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本质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学问。环节二 哲学的产生学生讨论:哲学离我们远吗?以“学生在校期间该不该使用手机”的话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蕴含的深刻哲理,如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要一分为二看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主要矛盾等。教师总结: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各种根本问题的追问和思考。展示马克思“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教师提出问题:何谓时代精神?为什么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通过讲授让学生认识到哲学与时代之间的辩证关系,要认识一种文明或一个民族,需要了解其哲学;哲学为一种文明或一个民族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作为时代精神结晶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作为青年中学生应该承担怎么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及如何把使命和责任转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积极传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节三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教师讲述东方女娲造人、西方上帝创世的传说,学生思考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教师总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展示书P4相关链接,引导学生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以苹果落地—万有引力、牛生牛-羊生羊(具体科学的个别规律)总结出十五的变化发展是由规律的(哲学的普遍规律),学生自行举例说明。教师总结: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分别是:哲学的起源、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更多的哲学知识,探索世界的奥秘。第二课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一)课堂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哲学,知道了“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讲授新课环节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教师讲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成长故事,明确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教师提出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样的哲学?学生回答。展示书P5阅读与思考,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是什么?教师总结。环节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播放视频《不朽的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学生思考蕴含的哲理。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与时俱进的品质。环节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联系党的十八以来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新时代,了解时代精神和作为时代精神结晶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师总结:实践证明,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高举中特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第三课时 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课堂导入同学们,看这幅油画《窑洞中的灯光》,这是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1943年3月16日,毛泽东提出中央直属机关干部要“读马、恩、列、斯的四十本书”;1944年3月5日,毛泽东提出“中央指定读五本理论书”;1945年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强调要熟读五本马列主义的书。学哲学、用哲学,从毛泽东同志开始,就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是中国共产党极大的思想优势和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全党要深入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二)讲授新课教师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历,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把能找到的每本马列原著反复研读、反复咀嚼、反复推敲。环节一 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生在书本中寻找答案,结合自身的专业实际说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环节二 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提问:为什么要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生结合新中国发展史,谈谈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教师提问:如何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明确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途径。环节三: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播放视频:《红星何以照耀中国 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急需马克思主义》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青年信仰什么主义、捍卫什么主义,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新时代青年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中绽放异彩。(三)课堂总结国家的未来航向需要一代代青年开拓进取、创新创造,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自我成长的需要、祖国建设的需要、时代进步的需要。各位同学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巩固成果,勇于自我革新,不断突破自我,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优秀答卷人。板书设计时代的精华哲学的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生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