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6课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6课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第6课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授课课时:三课时
理论基础和依据
高教版《哲学与人生》
课标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学情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道德素质不高,学科素质和理解能力较低,学习兴趣也不高,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的心里素质和解决能力有待提高,对学习、生活中的矛盾容易产生畏难心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会解决矛盾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1.政治认同:理解矛盾的观点及其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意义,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坚持和拥护党的领导,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2.职业精神:理解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把握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感悟矛盾发展对自身成才的作用,正确认识国家社会发展条件和职业素质对个人职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向职业道德模范学习。
3.法治意识:掌握矛盾分析法,积极面对人生矛盾,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增强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4.健全人格:理解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掌握矛盾分析法,正确认识自我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矛盾,培养乐观进取,不怕挫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5.公共参与:掌握矛盾分析法,理解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参与中的矛盾问题,在解决矛盾过程中提高公共参与能力。
(二)学科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积极面对人生遇到的矛盾,在解决矛盾过程中不断成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人生处处有矛盾,矛盾也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难点:
1.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学会正确面对各种矛盾。
2.掌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和关系
3.掌握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学会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年龄越大,学段越高,我们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最关键的是如何处理和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我们通过第六课内容学习和学会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设计意图:用问答法来导入,以学生自身实际例子来说出自己遇到过问题来引导进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
材料:随着时间的过去和成长,同学们上了初中在学习上遇到各种困难,不仅课类多而且难度大,很多学生跟不上,觉得累就出现心里压力,身体上也发生一些生理变化,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处理,如何面对?但到了高中对这些问题和矛盾同学们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
组织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1.在初中学习和生活上遇到过那些困难?你们如何解决的?
2.同学们上了高中之后这些问题怎么会变成一般的事,已经不是问题了。
3.为什么说立统一的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总结:对立统一的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面的存在为前提,事物得以稳定存在,矛盾双方互相对立面转化规定着事物发现的趋势,另一方面,矛盾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为事物质变做量的准备,实现事物的质变。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来看,人生矛盾无处不在,引导学生正视矛盾,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勇敢的面对,促进发展,把人生充满丰富多彩。
环节二
人生处处有矛盾,我们的成长,学习,生活中都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但每个成长,学习和生活阶段矛盾不一样。学生情景扮演P47阅读与思考“白马非马”的故事,说说如何理解“白马”和“马”的关系。
老师总结: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中都存在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主要包含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材料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通过分组讨论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初步理解到人生处处有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二课时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矛盾
1.坚持两点与重点论的统一
(一)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人生处处有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不可避免的,在生活中应如何解决矛盾?这节课跟大家一起学习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矛盾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
结合教材《阅读与思考》有关云南独龙江乡具体案列进行讨论和思考如下问题:
1.脱贫攻坚是一个系统工程,独龙江乡在脱贫过程中为什么特别强调优先发展教育?
2.同学们学习,生活中如何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学生讨论说明。
老师总结:在事物发展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设计意图:通过选取云南独龙江乡开展脱贫工程并着力发展教育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引起学生对教育的重视。
环节二
结合教材《相关链接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改变,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相关链接2》:习近平回忆延安岁月
习近平回忆道,自己在延安的插队岁月,吃了很多苦才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乐趣,为乡亲们谋福利更是快乐,他说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矛盾的作用和关系”
教师总结: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矛盾都有两个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认识某一矛盾时,又看到矛盾的主要矛盾,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矛盾,这就是两点论。要着重把握事物发现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着重把握某一矛盾中的主要方面,这就是重点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述来进一步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会正确认识并积极面对人生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三课时 2.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3.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有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提问导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你想如何面对呢?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
图示分析《小鸡孵化的内因与外因》,联系生活分析材料,鸡蛋“变”出小鸡需要什么条件 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内因与外因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小鸡可以在适当的温度下孵化为小鸡此为内因,小鸡的孵化离不开场地,适应的温度等必要条件,此为外因等这种多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这说明了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事物的发展由事物外部的矛盾,事物内部的矛盾组成的。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即内因,事物外部的矛盾,是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即外因。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是:
第一: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和外因在推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第二:人生发展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正确处理好自身努力与外部条件的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每一件事物都有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把握自身努力与外部条件的关系,为自己创造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环节二
材料分析:根据《阅读与思考》华佗治病的故事探究问题:1.华佗给两位有相似症状的病人开不同的处方,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同学们在学校得到同样的待遇,学的科学知识也是也一样的,但是为什么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有所不同?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是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第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处理和解决矛盾的方面也各不相同。第三:对待人生矛盾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华佗对症下药的经典故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矛盾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处理。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生活中或者学习中,遇到任何矛盾或问题,都能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对待各种矛盾,走好人生道路。
板书设计
第6课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矛盾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