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二单元 学以致用 坚持唯物辩证法 乐观向上促发展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二单元 学以致用 坚持唯物辩证法 乐观向上促发展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

资源简介

学以致用
坚持唯物辩证法 乐观向上促发展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授课课时:三课时
理论基础和依据
高教版《哲学与人生》
课标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学情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道德素质不高,学科素质和理解能力较低,学习兴趣不高,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的心里素质和解决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人生、用发展的观点处理人生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矛盾。
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1. 政治认同
了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懂得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坚持系统观念,理解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发 展和完善的过程,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现象;坚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用矛盾的观点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等问题,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方针政策。
2. 职业精神
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看问题,思考未来职业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处理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明确从事职业要埋头苦干、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善于抓住机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调整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高职业能力。正确认识国家社会发展条件和职业素质对个人职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向职业道德模范学习。
3. 法治意识
懂得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认识和分析法治方面的有关问题,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自觉性。
4. 健全人格
学会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发展道路上的顺境与逆境、自我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积极应对挫折,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在和谐共处中实现人生发展。
5. 公共参与
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到人生发展与社会和他人紧密相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艰辛和挑战,从而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二)学科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懂得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从而为学生理解世界和人生提供唯物辩证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原理
教学难点: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走好人生道路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任务一
(一)课堂导入
本单元的主题是“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主要介绍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对人生的指导意义,帮助学生懂得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引导学生学会在和谐共处中实现人生发展,用发展的观点处理人生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矛盾,走好人生路。今天跟大家一起对本单元学过的内容进行再进一步的复习和分析。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任务一:以“为什么个人不能孤立地生存和发展”为议题,探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
老师总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设计意图:所有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人生,个人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不能自我封闭、孤芳自赏。
环节二 绘图识联系
可通过绘制关系图,展现某一热点事件涉及的关系网,尽量从不同视角、不同关注点进行绘制,展现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可采用分专题绘制、小组合作、组间比赛的方式进行活动。
老师总结: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还要看到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绘制联系图,引导学生感悟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进而树立个人与国家、社会紧密相连的价值观。
环节三 分享促和谐
学生之间分享交流“你在家庭、校园或电影院等场所,遇到的冲突及冲突处理的事例”,探讨促进人际交往和谐的方法,从中感悟个人与他人、集体的紧密联系。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组织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你曾经是否与家里人,朋友或班级同学谁发生过?
2.发生冲突时你是如何解决的 你用的方法是否有效?
学生思考并完成问卷,教师汇总问卷结果,归纳出学生最经常遇到的冲突情境和学生的解决办法,挑选出3-5个学生代表性的问卷,用于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反思问卷中自己对冲突的解决方法做出调整,引导学生感悟个人与他人集体的紧密联系。
环节四 评选树榜样
组织班级“和谐标兵”评选,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和谐标兵”,分享他们的事迹并制作奖状,模拟颁奖典礼上为其致颁奖词,与同学一起向他们学习。
设计意图:以标兵同学为榜样,对照自身,反思自己在和谐共处方面的态度和做法,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进一步理解人生发展与自然、社会、他人息息相关,体会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
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复习巩固,同学们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看待世界和人生,要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在分析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第二课时 任务二
(一)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和分析有关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是普遍的内容,这节课再进一步跟大家一起讨论任务二有关的练习题。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以“为什么说人生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为议题,探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
老师总结,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体会人生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人生处处有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正确认识人生道路上的顺境与逆境,在顺境中,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在逆境中,要冷静思考、善于反思,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应对挫折,从而度过逆境,迎来顺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人生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正确认识人生道路上的顺境与逆境,在生活实践中磨练意志,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环节二 在故事中体悟
组织学生以“我心中打不败的英雄”为主题的故事分享会。在处理人生发展的顺境与逆境上,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学生之间分享事迹。
老师总结: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道路上的顺境和逆境,积极应对挫折、把握机遇,在生活实践中磨炼意志,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去正确认识人生道路上的顺境与逆境,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应对挫折。
环节三 在实践中成长
学生撰写一份成长清单,在清单中写下自己在人生发展中正经历和可能会经历的顺境与逆境,并写出处理它们的具体办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促进人生发展。
老师总结: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道路上的顺境与逆境。在顺境中,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善于抓住机遇,促进自身发展;不思进取,就会出现逆境。在逆境中,不要消极悲观、畏难退缩、自暴自弃,而要冷静思考、善于反思,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应对挫折,从而度过逆境,迎来顺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失败中得到经验教训,正确认识人生发展道路上的顺境与逆境。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希望同学们能对人生道路的顺境与逆境有了更高的认识,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更好的指导实践,促进人生发展。
第三课时 任务三、四
(一)课堂导入
通过任务一、二的议题进行思考并对事物的普遍性,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何面对人生中顺境和逆境等内容有了再进一步的复习,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完成任务三和任务四。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 任务三:以“为什么不能回避矛盾”为议题,探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领会矛盾分析法的意义
组织学生分两组开展讨论,第一组是“矛盾可以回避”、第二组是“矛盾不能回避”,学生进行讨论,发言
老师总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多种多样的矛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解决矛盾,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环节二 辩论明理
组织一场辩论会。以“矛盾是否无处不在”“矛盾是否独一无二”“矛盾是否促进成长”等作为辩论题目,正反双方通过举事例,讲道理等方式进行辩护。学生进行讨论,发言。
老师总结:人生处处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推动发展作用。要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矛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矛盾如何促进自己的人生发展和学习进步,体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环节三 任务四:以“为什么坚持唯物辩证法”为议题,了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
小组讨论: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我们应该怎么做?推选代表进行班级分享。
教师总结:(1)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要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2)用唯物辩证法正确观察和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现象,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用唯物辩证法正确对待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和谐共处的处世态度,脚踏实地,实现人生发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在生活实践中磨炼意志,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唯物辩证法处理好各种关系,促进个人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