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6课教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程 课题 第6课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 No:
二 单元 班级 授课日期 编写老师
复习旧课及新课预习: 复习第五课重点内容
课堂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时 间 教学 资源 评估与反馈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掌握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主要举措。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分享对外开放的举措,分析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帮助学生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培养学生开放的胸怀 。 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学环节二:讲授新课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展示材料一、材料二的文字内容 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2.经济全球化(含义):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全球化 教师总结:生产全球化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2)贸易全球化。 为什么马云能够凭借着阿里巴巴做到富可敌国、这里面就体现着经济全球化的第另一个表现,贸易全球化。 结合材料,谈一谈:为什么说“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及总结 案例分析: 学生活动:阅读PPT,思考为什么一架飞机要由许多国家共同生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富士康这个企业的角度出发,思考为什么很多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为什么外国公司会选择在中国加工生产产品。 多媒体展示阿里巴巴相关资料 观看视频回答:是什么成就了他们的成功和社会价值? 3ˊ 6ˊ 10ˊ 多媒体设备、视频、PPT、教材、 黑板、粉笔 多媒体设备、视频、PPT、教材、 黑板、粉笔 多媒体设备、视频、PPT、教材、 黑板、粉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进而理解开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结合生产一架飞机的案例,学生容易理解生产全球化的概念,但对于“生产全球化”的深刻意义是什么缺乏深度思考,需要教师授课中一步步加以引导。
课堂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时 间 教学 资源 评估与反馈
运用目标:通过学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金融全球化。 跨国公司: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金融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有利于稀缺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配置,并为投资者在国际范围内合理调整资产结构、分散风险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3.经济全球化的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从以新航路开通和地理大发现为经济全球化标志的15世纪末算起,到现在的500多年间,经济全球化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也就是三次具有不同特点的经济全球化。 教师总结: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万能灵药,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所以,在全面开放的同时,区域和地方的保护主义和封闭其实并没有消亡。这种现象,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明显。 4.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图片展示跨国公司案例 学生思考:金融全球化有什么积极意义? 教师总结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57页相关链接,查找经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教师点评 图文材料展示:中韩文娱演化历程,学生探讨全球开放和局部封闭的优劣。 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 播放短视频:国家主席习近平面对外媒,阐明中国立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教师总结 6ˊ 6ˊ 5ˊ 多媒体设备、视频、PPT、教材、 黑板、粉笔 多媒体设备、视频、PPT、教材、 黑板、粉笔 多媒体设备、视频、PPT、教材、 黑板、粉笔 以生活中跨国公司为例,进行分析金融全球化的作用,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 通过思考与交流,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进程,初次了解经济全球化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通过了解“中韩文娱演化历程”,探讨全球开放和局部封闭的优劣。 播放视频的方式更加直观,令学生对此印象深刻
注:☆表示重点;#表示难点
课堂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时 间 教学 资源 评估与反馈
二、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 ☆1. “一带一路”倡议 内涵:一带一路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动,贸易联畅,合金融通,民心相通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倡议的核心内涵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商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意义: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是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虽然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联盟,不针对谁,也不排除谁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关起门来搞小圈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中国同世界共享与共享发展的阳光大道,不以意识形态化解,不搞零和博弈。 教师总结:一带一路的建设举措与主要成就 ①大幅提升了我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动我国开放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②我们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12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34多万个就业岗位,我国对外投资成为拉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 播放视频:《一条蚕虫的独白》,组织学生讨论思考:古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对当前我国的对外交流有什么启发? 教师总结:概括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 PPT展示9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成绩单 观看视频《一带一路 大道同行》 学生思考:“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积极意义? 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 8ˊ 8ˊ 6ˊ 多媒体设备、视频、PPT、教材、 黑板、粉笔 多媒体设备、视频、PPT、教材、 黑板、粉笔 多媒体设备、视频、PPT、教材、 黑板、粉笔 通过短视频的播放,引导学生朝设定问题方向进行思考,并导出“一带一路”倡议。教学效果理想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更好地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愿景
课堂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时 间 教学 资源 评估与反馈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提供了更广的就业创业空间,也对我们的专业素质、技能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对于当代中职生来说,要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积极提升综合素养,应对更具有挑战性的职场环境。 ☆#2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倡导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为解决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供重要理念指引。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力量。坚持平等协商,互利共赢,推动20国集团等发挥国际经济合作功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多双边区域投资贸易合作机制,推动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规定,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教学环节三: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活动探究:“一带一路”倡议给我们成长成才提供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点评与总结 欣赏视频:《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的主旨演讲》 结合教材P61页相关链接,阅读相关内容,思考问题:现有全球化经济治理机制中存在哪些问题?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 6ˊ 6ˊ 6ˊ 4ˊ 多媒体设备、视频、PPT、教材、 黑板、粉笔 多媒体设备、视频、PPT、教材、 黑板、粉笔 多媒体设备、视频、PPT、教材、 黑板、粉笔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回归自身实际,并思考在特定背景下,每个人应该如何应对?学生能结合个人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谈到技能强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原文,找出现有全球化经济治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提出全球经济治理观的丰富内涵。
课后作业:1.理解并熟记本课两大内容(1)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主要举措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方向和重点内容。(2)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举措的深层含义2.预习第六课。
课后小结:本课内容理论性、专业性较强,部分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尤其是第二部分“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中涉及“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需教师结合大量时政案例进行讲解,课下做好充分的视频、材料收集准备,才能有较好的课堂实效。另外学生在知识拓展、能力提升和创新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注:☆表示重点;#表示难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