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 第二单元第五课《推动高质量发展》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新发展阶段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树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远大志向。 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涵、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及现代经济体系的内涵,培养自身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向大国工匠学习,勇于创新。教学重点、难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应对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举措; 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向大国工匠学习,勇于创新。授课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导入分析法等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思想政治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参书 ,多媒体。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实现高质量发展 1、供给侧结构改革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建设创新型国家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教学方法及时间分配 教 学 环 节 及 教 学 内 容 师生互动2分钟 3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5分钟 课前准备 1、点名 2、学生预习 复习提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什么时代? 新课导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促进新发展。习近平主义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那么,新发展理念是什么 我们该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呢? 新课讲授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环节一:立足新发展阶段 议题一:如何贯彻新发展阶段? 【情境创设】 结合课本P44“阅读与思考”回答判断发展阶段的意义是什么”“新发展阶段指的是什么阶段” 【议题描述】判断发展阶段的意义是什么?新发展阶段指的是什么阶段? 【问题解析】问题:新发展阶段指的是什么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党带领全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总结】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课堂活动】“为祖国点赞”: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总结】新发展阶段,是党带领全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不懈奋斗,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环节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议题二: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资料研学】 展示资料一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一段话以及资料二“C919”大飞机介绍图 【设问思考】 结合案例思考:1.我国为什么要制造自己的国产大飞机?在这一过程中贯彻了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2.结合材料,想一想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发展理念、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总结】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资料研学】 资料三: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大江南北迎来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后的第一个农历新年,“烟火气”“消费热”“忙碌劲”加速回归。春节假期,短短7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位居影史同期第二;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8%……一个个亮眼数据折射出神州。大地欣欣向荣的景象,反映出人民群众持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设问思考】结合资料三说说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过渡:贯彻新发展理念除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有其他要求吗? 【观看视频】“我是浙江”。 贯彻新发展理念,还需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分享感悟】通过视频,说说你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环节三:构建新发展格局 议题三: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 【资料研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个别国家掀起逆全球化之风,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一步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具有巨大增长空间。 【问题引思】为什么要从“两头在外”转向“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 一是因为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解外部冲击的重要因素,二是因为这是适应发展新阶段要求的必然选择 【创境引思】结合第48页的“阅读与思考”,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构建什么样的新发展格局? 【总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观点辨析】有同学说,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关起门来做好国内大循环即可。对此你怎么看? 【总结】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二、实现高质量发展 环节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议题一: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情境创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增长很快,但有段时间,一些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境外购物上,购买的商品已从珠宝首饰、名包名表、名牌服饰、化妆品等奢侈品向电饭煲、马桶盖、奶粉、奶瓶等普通日用 品延伸。 【问题描述】 请你结合课前小组的调研结果,分享你所了解到的需求外溢现象。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活动】结合调研结果,分享观点。 【总结建构】 材料中的需求外溢现象是因为我国一些行业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改革开放后,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教育水平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我国的一些产业在世界商品生产的分工体系中处于中低端的位置,面临竞争激烈、利润微薄,有些行业甚至出现产能过剩、商品积压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主要的问题来自供给端,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供给侧改革。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中高端产品供给,减少低端产品供给,更好匹配供给和需求。 【问题描述】 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总结建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事 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导致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这是新时代稳定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治本良方。 【资料链接】 阅读教材第 51 页“相关链接”。 【互动交流】 结合“相关链接”,小组讨论后,列举所学专业领域中“三去一降一补”的具体案例,并分析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环节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议题二: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资料学习】阅读第 51 页“阅读与思考”。 【问题呈现】结合实例思考:为什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建设现代 化经济体系? 【分享观点】学生思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分享观点。 【总结】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 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问题描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是什么? 【总结建构】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 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 机整体。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 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 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环节三:建设创新型国家 议题三: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境引思】阅读第 52 页“阅读与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交流】我国古代曾经在科技创新中取得世界领先的成就,近代以来我国包括科技的落后在内的多种原因导致我国在世界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 【总结】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全球新一轮 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变革加速演进,颠覆性技 术不断涌现,正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开辟发展新空间。 【任务驱动】 播放盾构机制造相关视频,回答为什么我国要制造自己的盾构机?我国的盾构机为什么能走向世界? 【小组研讨】 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 【总结】 盾构机的生产技术被国外长期垄断,不利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核心技术一定要自己研制出来,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创设情境】补充我国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创新人才的创新事迹。 【议题描述】 请结合素材,以“在……的研发过程中起了…… 作用”的句式进行抢答。 【总结】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决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 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和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这也正是我们要奋斗的目标! 【创设情境】 结合本目“阅读与思考”所展现的创新成就以及创新人才的创新事迹,回答为什么说“教育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一组讨论“为什么说‘教育兴则 民族兴’”,一组讨论“为什么说‘科技强则国家强’”。 【总结】 教育发展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科技 发展能为国家发展提供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创新型国 家,要坚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 【学以致用】 播放央视 2021 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仪式, 了解“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的先进事迹,并阅读 艾爱国立足岗位、改进工艺的创新事迹,组织学生找 出艾爱国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获得的荣誉。 【启思导行】 学生结合艾爱国的创新事迹,分享自己的感悟, 说说自己受到的启示以及准备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以及高质量发展;进行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式。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作业与 练习 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分组查询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劳模事迹,记录下劳模的创新行为、 创新成果、给自己的启示和跟学的行动等,并于下节课上简要分享。教学后记 (执行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