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题: 第一单元第二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教学目的要求: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和完善过程,并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增强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作为激励自己前进的精神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伟大的改革开放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授课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思想政治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参书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教学方法及时间分配 教 学 环 节 及 教 学 内 容 师生互动
10分钟 提问5分钟 问答,讲授 55分钟 讲授5分钟 课前准备 1.教师备课 2.点名 3.学生预习 复习提问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新课导入 步骤一:问题探究 步骤二:提出疑问 步骤三:解决问题 新课讲授 内容一: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步骤一:改革开放的开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提问: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你知道这一历史巨变是从哪里起航的吗?一个什么样的事件,使历史出现了重大转折呢?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时间 1978年12月 地点 北京 会议中心议题 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的内容: 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对内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内容: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步骤二: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阅读与思考:中国社会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学生回答。 改革开放内容; ①经济特区 时间:1980年 内容: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成果:这一崭新的试验很快取得明显成就。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②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时间:1984年 内容:进一步开放大连、青岛、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③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时间及内容: (1)1985年,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3)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④内地 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总结: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内容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提问: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回答了当时社会中的哪两个重大问题?邓小平理论有什么深刻意义? 总结:邓小平理论深刻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如: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现代化建设要分“三步走”等。 意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提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当时社会中的哪两个重大问题?有什么深刻意义? 总结: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意义: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科学发展观 提问: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它科学回答了当时社会的哪两个重大问题?有什么深刻意义? 总结: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括。它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意义: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堂小结 改革开放的内容 改革开放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的材料,提出疑问。 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作业与 练习 课本19页“启思导行”。
教学后记 (执行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