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我们的特长》 教案 长春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我们的特长》 教案 长春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我们的特长》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理解“特长”一词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 能够表达自己和同学的特长.
3. 能够尊重并欣赏同学们的特长,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合作、展示和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 激发学生对特长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发现和发展自己的特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2. 培养学生的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态度,学会关心和鼓励他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特长”的含义,能够表达自己和同学的特长。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和同学的特长,培养其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对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的重要阶段,他们对自己和同学的特长可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表达和展示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较强,喜欢通过互动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因此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室的黑板上贴上一些特长明星的照片,如音乐家、舞蹈演员、运动员等。学生们进入教室后,他们会注意到黑板上的照片。
2. 引导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照片,并鼓励他们猜测这些人可能拥有怎样的特长。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认识这些人吗?你们觉得他们可能擅长什么?”
二、学习活动
1. 学习新词:教师向学生解释“特长”一词的含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可以说:“特长是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活动中表现出色、突出的能力或技能。比如,有些人擅长音乐、舞蹈、绘画等。”
2.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并记录下组员们的特长。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特长,也可以询问其他组员的特长。例如,一位学生可能擅长弹钢琴,另一位可能擅长踢足球。
3. 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小组成员的特长。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表达自己对这个特长的看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同时扩大他们对不同特长的认识。
三、巩固活动
1. 游戏互动:教师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自己的特长。例如,可以进行模拟讲故事比赛,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其他小组成员评选最佳故事。另外,还可以进行模仿动物叫声的游戏,每个小组成员模仿一个动物的叫声,其他小组猜测是哪个动物。
2. 学生自评:完成游戏后,让学生自评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并分享自己对其他同学特长的看法。这有助于学生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改进的空间,并培养对他人特长的欣赏和尊重。
四、总结活动
1. 整理思绪: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长,要尊重和欣赏他人。教师可以问学生:“在今天的课程中,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重要吗?为什么?”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培养自己的特长,同时要学会欣赏和鼓励他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你们有什么特长?你们打算如何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特长?你们会如何支持和鼓励身边的人发展他们的特长?”
板书设计
我们的特长
特长:游泳,篮球,跳绳,讲故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特长”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和同学的特长。小组合作和展示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和展示时存在一定的紧张和羞怯,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同时,教师在组织小组活动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