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欺凌》法治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校园防欺凌》法治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简介

《校园防欺凌》法治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主题:
校园防欺凌
二、班会目的:
1. 提高学生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了解欺凌的危害和影响。
2.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在遇到欺凌时如何应对。
3. 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三、班会形式:
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发言等
四、班会时间:
一节课(约60分钟)
五、班会地点:
教室
六、参与人员:
全体学生、班主任
七、班会流程:
1. 开场(5分钟)
* 班主任介绍班会主题和目的
* 宣布班会开始
2. 讲座(20分钟)
* 邀请法制辅导员进行讲座,介绍校园欺凌的定义、种类、危害和应对方法。
* 强调欺凌的严重后果,包括但不限于身体伤害、心理创伤、社交障碍等。
3. 案例分析(15分钟)
* 展示一些真实的校园欺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错误行为和后果。
*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避免欺凌,如何应对欺凌的方法。
4. 小组讨论(20分钟)
*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如何避免校园欺凌”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 鼓励每个学生发表意见,积极发言,互相交流和分享防止欺凌的经验和方法。
*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围绕主题,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鼓励创新思维。
5. 学生代表发言(5分钟)
* 邀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和经验。
* 教师对各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6. 结束(5分钟)
* 班主任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强调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 提醒学生要遵守校规校纪,尊重他人,做一个文明的学生。
* 宣布班会结束。
八、注意事项:
1. 教师在班会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和案例,确保讲座内容的质量。
2. 教师在小组讨论和发言环节要积极引导,确保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避免偏离主题。
3. 教师在班会结束后要总结本次班会的效果,及时跟进学生的落实情况,确保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防止校园欺凌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