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和作出实行改革开放 这一重大决策的伟大意义。 (2)学生结合学习任务单中的课前学习任务以及课上的探究与分享1、2、3、4,学习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开放步入起步阶段、改革开放逐步深化阶段、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阶段。阐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感受改革开放 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变革。 (3)学生通过学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改革开放给宗国带来的深 刻变革,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意义教学过程时 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课前学 习任务 学生自主预习本节课的内容13 课中学习 一、改革开放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探究与分享 1 20 世纪 70 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成为家庭生活的“三 大件 ”。20 世纪 80 年代,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成为小康家庭的“三分 钟 的历史进程 大件 ”。20 世纪 90 年代,空调、电脑、摄像机成为富裕家庭的“三 大件 ”。…………“三大件 ”的变化和发展,表明人民生活水平“芝 麻开花节节高 ”! 思考: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说说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发 生了哪些突出变化。 学生活动 1:思考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一 ”。 教师活动 2:讲解改革开放的进程( 一)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任务以及意义在于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 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 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 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 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 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 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 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 年,开发开 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 本形成。 学生活动 2:聆听、思考。 教师活动 3:讲解改革开放进程(二)改革开放逐步深化阶段。 1993 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展开。2001 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 到新的水平。2003 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学生活动 3:聆听、思考。 教师活动 4:讲解改革开放进程(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阶段。 2013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 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13 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 区。2017 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都表明中 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历次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改革开放 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在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都在释放一个 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不移坚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学生活动 4:聆听、思考。 教师活动 5:提出问题---探究与分享 2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 势恢弘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人 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改革 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 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经验的取得和积累,都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 和创造。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勇立时代潮头、锐 意改革创新、敢于实践探索的先锋模范。2018 年 12 月,在隆重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鼓舞斗志,弘扬敢闯敢试、敢 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 100 名同志 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思考:谈谈改革先锋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他 为何能够作出这样的贡献。请说说改革先锋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学生活动 5:思考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单中“任务二 ”。 教师活动 6:讲解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 先锋于敏的事迹。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1926 年 8 月出生,2019 年 1 月去世。天津宁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新中国成立两年 后,于敏开始了科研生涯。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废 寝忘食,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在 他的组织和部署下,氢弹理论得以突破。1967 年,罗布泊沙漠腹地, 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我国氢弹试验取得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 7 年多,苏联用了 4 年,中国用了 2 年 8 个月。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 中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9 年 9 月 18 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 ”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 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5 年 1 月 9 日,于 敏院士获得 2014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8 载隐姓埋名,填补我国原 子核理论的空白,实现了氢弹突破和武器化。于敏忠于祖国、无私奉 献,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100 名改革先 锋在不同领域作出了不同的贡献,都有一些共同之处。他们拥护中国 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坚持正确改革方向; 他们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奋斗在改革开放一线,引领思想观念和体 制机制变革,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们带头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风优良,赢得人民群众 广泛赞誉。他们身上体现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改革先 锋是人民群众的优秀代表,改革开放的成功得益于人民群众的努力奋 斗。 学生活动 6:聆听、思考。11 分 钟 课中学习二、 改革开放的 意义 教师活动 7:讲解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 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 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 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 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学生活动 7:聆听、思考。 教师活动 8:提出问题---探究与分享 3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40 年来, 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 国内生产总值由 3 679 亿元增长到 2017 年的 82.7 万亿元,年均实际 增长 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 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 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 1.8%上升到 15.2%, 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 ”“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 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 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 阅读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学生活动 8:思考问题。 教师活动 9:本部分内容小结。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 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 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 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 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 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指出:“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 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 ”“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 ‘天下大同 ’‘协和万邦 ’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 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 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 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 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 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 5 000 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 文明。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 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 厚的文化根基。 ” 学生活动 9:聆听、思考。1 分 钟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一)改革开放起步阶段 (二)改革开放逐步深化阶段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阶段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20 分 钟 课后作业 学生课后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