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揭秘1的神秘面纱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会--揭秘1的神秘面纱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班会--揭秘1的神秘面纱
01
【课程设计思路】
No.1
课程信息
准备道具:每人一张学习单,彩笔
教学对象:小学低年级
No.2
设计理念
《中小学心灵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中指出“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本课拟选取“创造性思维”这一培养创造力的主题进行设计,帮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中的乐趣。
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可以增强人类的认知能力,可以开辟实践活动的新局面。鉴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因此,本课程利用活动以及绘本故事,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体验感和幸福感。
No.3
教学目标
1.通过提问分享与绘本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创造力的魅力;
2.通过活动“绘制不一样的数字1”,激发学生对创造力的探索欲,享受创造过程中带来的幸福体验。
No.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途径感受创造力的魅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创造力的探索欲,享受创造过程中带来的幸福体验。
02
【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
一、课程导入
二、说一说
三、观看绘本《不一样的1》
四、绘制不一样的数字1
五、课堂小结
Part.1
课程导入
热身活动,倒数数字。
活动规则:老师按顺序给出一串数字,学生倒数说出这串数字。
例如:老师说“123”,学生要说“321”;老师说“245”,学生要说“542”。
教师小结: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同学们的思维还是十分灵活的。今天的课堂,跟我们的思维能力相关,希望通过接下来的活动,能够激发同学们的相关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该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导入主题“不一样的数字‘1’”。
Part.2
说一说
请同学们分享一下,生活中有哪些物品跟“1”很相似?
学生可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分享,每个学生分享的内容不得重复。
教师小结:我们的数字“1”,其实不止有一个模样。它还可以有着多种模样。你们还能想得到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观看绘本《不一样的1》。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生活中有哪些“1”。
Part.3
观看绘本《不一样的1》
1.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绘本故事(绘本故事链接详见教案),看看故事中出现了多少种“1”?
教师请学生分享,并进行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的观看故事,准确地说出了故事中出现的所有“1”。故事的最后,棕熊老师也说道,每个同学的“1”都很特别,都很有创意,都有自己的特色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绘本故事《不一样的1》,让学生感受到创造力的魅力,因为创造力,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与众不同,让常见的事物变得不同寻常。
Part.4
绘制不一样的数字“1”
绘制规则:
1.请在学习单上绘制多个不一样的数字“1”;
绘制结束后,学生进行展示与分享。
教师小结:通过加一加、变一变、换一换等方法,我们将数字1变成了不同的模样。同学们,让我们的思维飞起来,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绘画活动,感受并尝试激发自身的创造力
Part.5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希望通过我们的活动、绘本故事以及绘画,同学们能够感受到创造力的魅力。并能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去激发去锻炼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03
【教学反思】
1.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低年级的学生,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因此没有在课件中过多地讲述创造力的概念与知识,而是通过更为形象的方式——活动与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和认识创造力。2.通过绘本故事与绘画活动,层层递进,让学生首先有一个视觉上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绘画,亲自创造,感受并激发自身的创造力。3.本课的活动环节不多,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绘画和分享,感受创造力的魅力。4.本课若能设置一个合适的课后作业就更为完善了,让学生能够从课堂延伸到课后,培养其创造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