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 七 课: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奋斗目标和执政理念。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知道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 能力目标: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了解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理解勇于自我革命的重要性 素质目标:自觉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学好本领,勇于担当,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教学重点 1.党的初心和使命 2.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教学难点 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已有初步了解,对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一定的认识,认同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本课理论性 较强,学生对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认识较为零散化,将知识内化为行动的自觉需要 加强,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的意识和自觉性还需要进一步加 强。因此本课宜选取鲜活的案例和故事辅助教学,从而使相关理论内化于心。对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相关内容了解不多,从情感的认同上也需要 加强;学生愿意从感性上去认知,愿意观看视频,但对理论的深入学习需要加强引 导。学习本框,有助于学生全方位理解和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进一步增强“四个 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七课,第一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初心和使命。第二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必须坚定不移从严治党。两框的逻辑关系是: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其始终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让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教学策略 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主要内容 课 前
1.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2.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课 中
一、导入:问题导入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在我们国家居于什么地位?为什么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学习本课,我们将对中国共产党有更深刻的认识,并理解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新课讲授 内容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情境 1】 “我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 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 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我 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 公益广告《我是谁》用温暖朴实的镜头记录了普通平凡的身边人物故事:大学生、环卫工人、医生、交警、村干部等是他们的不同身份,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共产党员。 学生回答问题: 《我是谁》镜头记录的中国共产党人,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和品格? 教师总结:教师整合学生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他人着想、 坚守到最后、遇事冲在前面、默默承担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共同的特点和品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情境 2】 资料一:张思德的故事 张思德,四川仪陇人,18 岁参加红军,22 岁入党, 经历长征,多次负伤。1944 年 9 月 5 日,他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年仅 29 岁。按照毛泽东的指示,9 月 8 日下午,张思德的追悼会在枣园后院的干河沟上召开,会场上悬挂着毛泽东亲笔写的“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毛泽东在讲话中号召全党全军学习和发扬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之后,讲话压缩整理成一篇文章,以 《为人民服务》为题第一次发表在 1944 年 9 月 21 日出 版的延安《解放日报》上。 资料二:《为人民服务》(节选)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 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学生感悟分享: 结合资料及教材第 67 页“相关链接”,谈一谈: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 教师总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情境 3】 材料: “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 总书记深情的话语,饱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映照出百年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学生讨论: 如何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教师总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党 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党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 【情境4】 A.全班朗读:朗诵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P67 思考回答: 这些光明前途实现了吗?方志敏的事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什么样的初心和使命? 教师总结: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 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 学生讨论 B.各个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教师总结: 从诞生那一天起,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情境5】 资料一: 古语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马克思、恩格 斯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毛泽东也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从古至今,人民群众的力量都是不可小觑,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中国共产党是从人民中来,根植于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政党。“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共产党人自始至终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个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人的身上始终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资料二: 数十年如一日守初心杨善洲从 1953 年担任区委副书记起,先后担任过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1977 年担任保山地委书记,直至 1988 年退休。 1988 年 3 月杨善洲退休后,婉拒上级安排他到省城安享晚年的厚意,走进施甸县大亮山,与 15 名职工一道开始了起早贪黑植树造林的生活。22 个寒暑过去,大亮山林场人工林面积达5.6 万亩,经济价值超过 3 亿元。2009 年,82 岁的杨善洲把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施甸县政府决定奖励杨善洲 10 万元,被他当场谢绝。经再三劝说,他接下了保山市委市政府奖励的 20 万元,并捐出 16 万元用于公益事业。 结合上述资料,小组讨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意义是什么,并通过例举事实来说明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重要性。 教师总结: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无产阶级政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才能够始终得到民拥护和支持,才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内容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情境6】 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的一个重大亮点,就是在宪法序言确定党的领导地位的基础上,在第一条第二款中增加了一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理解? 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情境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取得这一成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历史和现实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正确方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多种多样前所未有的挑战。不知还要爬多少坡、过多少坎,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克服多少艰难险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 14 亿多人民凝聚成中国力量,焕发出中国精神,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好、写精彩,从根本上要靠党的全面领导,靠党把好方向盘。 结合资料,谈谈你对党的领导地位的认识。 教师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这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相关链接】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学生阅读教材第 71 页“相关链接”,分享观点,说明理由。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每组安排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教师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重要特征,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完善和巩固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情境8】 党中央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党中央发扬钉钉子精神, 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狠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推进基层 减负,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学生活动: 列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举措。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教师总结: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 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 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 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只要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相关链接】 2021 年 11 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 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讲:‘有无认真 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 之一。’正是因为具备这种独有的政治品格,我们党才能穿越百年风风雨雨,多次在危难之际重新奋起、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政党最难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 总结概括: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数都是在青年时代就 满怀信仰和豪情加入了党组织,并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 党的队伍中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 年人,这是党历经百年风雨而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情境9】 新时代青年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学生分享和讨论观点,说明理由。在小组交流的基础 上,每组安排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教师总结: 新时代青年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 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 三、随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课后作业
课 后
1.与学生交流课堂学习效果,对有疑惑的知识点加以补充讲解; 2.网络查找相关知识资料拓展学习; 3.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课后反思。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