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程教案课题 第9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一框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课时 1课时教学 目标 1、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实现方式,领悟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意义;树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监督等实践。 必然性,理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 2、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理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教学重点 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教学难点 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思政融入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教学方法 议题教学、案例分析、合作探究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PPT课件教学过程 详见附件教学流程设计课后作业 完成学生用书相关练习教学附件 PPT课 后 反 思9.1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课题教学流程设计与分析【新课导入】 1、学生思考: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民主有两起重大事件,分别是什么?最后结果如何?给我们什么启示? 2、教师归纳:戊戌变法,学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学民主共和制,都以失败告终。 历史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民主政治道路,要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那么,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民主政治道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色?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创设情境,导出新课,为后续内容的讲解奠定基础。 【新课教学】 议题一:为什么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 课堂小调查:同学们心目中的民主是怎样的? 请2-3位学生回答,引出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 学生观看视频《金豆银豆脱口秀: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感受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教师讲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和实现方式 四个“相统一”: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 三个“全”: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三个“最”: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PPT结合材料分析讲解三个“最”) 实现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 4、通过讨论中式民主和美式民主的不同,学生感受真正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 设计意图:传统的理论讲授方式学生不感兴趣,听不懂甚至误解,适当的导入视频和案例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剖析,更加形象生动的诠释了概念。 议题二: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1、学生观看视频《民法典是什么“典”?》,并结合教材思考:民法典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 2、教师归纳 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人民当家作主:在审议民法典草案、通过民法典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在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履职,提出修改意见。 依法治国:从2014年党中央提出建设部署,到2020年全国人大正式表决通过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同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编纂民法典本身就是依法治国的体现。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民法典的内容和编纂过程都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3、思考:作为学生,我们有哪些方式能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中? 积极行使政治权利,如选举权,监督权等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详见PP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