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案课题 第五课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课时 2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发展和含义和实质,分辨新旧事物,领会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2.能力目标:理解事物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学会用发展的眼观看待身边的事物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事物发展曲折性和前进行的统一,正确处理认识人生发展道路上的顺境和逆境。教学重点 分辨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教学难点 分辨新旧事物,领会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思政融入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合作研学、探究式学习法、讲授法教学准备 正确处理认识人生发展道路上的顺境和逆境。教学过程 注:1.要求采用教学详案者,教学过程自行设计。 2.要求采用教学简案者,设计教学流程并加以分析说明(格式已附后)。课后作业 练习本 填空题 选择题教学附件 多媒体教学课 后 反 思第五课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课题教学流程设计与分析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导入新课 娱乐八卦汪峰章子怡离婚事件,提问:恋爱脑可取吗?我们应该怎样劝说恋爱脑的人? 学生讨论,老师引出“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主题。 (二)新课讲授 一、发展的普遍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 由无数事物构成的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案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七号,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显现的过程,更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过程。中国的“飞天”梦想的逐步实现,是中国航天人和全国人民不断奋斗、不懈追求的过程,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23 年神舟十七,一次次,在浩瀚的太空中铭刻下中国人的印记。 1)自然界的发展:如古猿进化到人 2)人类社会的发展:如社会制度的更替 3)人的认识的发展:对病毒认识的加深和了解 二、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指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幻灯片:科学发展观 设问: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教师:(小结)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但发展不能以过度开发、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应坚持科学发展观。 幻灯片:赫尔岑难女主人 设问: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旧事物?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故事中的女主人判断高尚音乐的标准,是根据形式上、现象上的新奇,一时的流行(即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等,俄国大文豪赫尔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从而提出了“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吗”的质问,使女主人陷入困境。因此我们说:判断新旧事物不能凭出现时间的先后和形式上、现象上是否新奇,而是看其是否 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幻灯片区分新旧事物(课堂练习) 事物变化的状态 案例:水由固态冰到液态水到气态水蒸气分别是哪一种变化状态? 量变是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变化,是指构成事物的因素单纯数量上的增减。量变是事物的 连续的、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变化,是渐进性变化过程的中断,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表现为剧烈的、显著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四、课堂活动 五、作业 1学生用书填空题选择题 2笔记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处理人生问题 导入: 励志歌曲大联唱,评选优胜组。 《爱拼才会赢》、《阳光总在风雨后》、《奔跑》。 注重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列举出名人警句引发学生思考: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此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给我们哪些人生启示?请大家运用所学的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准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回答:我们应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阅读材料:贾玲的成名之路 贾玲出生于湖北一个工人之家。由于家庭贫困,姐姐不得已放弃高考把机会让给贾玲。贾玲第一次高考失利后毅然复读,最终考上了梦想的中央戏剧学院。然而,由于母亲的无心之失,贾玲错过了最爱的表演专业,去了冷门专业——相声。入学一个月后,贾玲的母亲由于意外离世,成为贾玲一生的心病。与此同时,姐姐毅然决然承担起贾玲的日常生活开支。毕业之后,贾玲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师从于冯巩。而此时的贾玲居住在北京只有500一个月的房子中,冯巩来看过她后觉得很心酸,当即决定带贾玲多多参加活动以挣得房租。随后又得到洪涛的赏识,参加《王牌对王牌》 一炮而红。而如今的贾玲更是各类综艺节目的常驻嘉宾,成为中国知名的喜剧演员。 综合上述材料,试用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原理,说明“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不是一切努力都能立刻获得回报,不是一切奋斗都能顺利获得成功。人生无坦途,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失败。”面对失败,我们应怎么办呢? 牛顿曾经说过:“做事失败了,只要继续努力,是没有不成功的。”事实不正是如此吗?不管碰到什么样的失败,只要不动摇,正确地对待失败,就一定能够成功。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后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无论我们遭到什么失败,都要勇于面对,心中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失败算什么,抬起头来,继续走下去,成功就在面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1. 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2. 人生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 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准备走曲折的路。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案例:杨东平18岁时从某建筑职业技术学校毕业之后,来到一家建筑工地打工。看到清洁人员处理建筑垃圾的效果很难让人满意,他萌发了创办自己的家政服务企业的想法。杨东平租了一个只有六平米的门面,注册了一家家政服务企业——小蜜蜂家政服务中心。在开业后的三个月里,杨东平没有一单生意。就在他难以为继、准备放弃的时候,电话响了:有家公司请杨东平清理杂草。第一次报酬连支付工人的工钱都不够,但证明了有市场需求。他决定与其他领域合作,以提供免费家政服务的方式拓展业务。他找到了商场,凡一次购物达300元以上,可以提供免费家政服务一次。一时间,“小蜜蜂”飞入了千家万户,业务也拓展到了保姆、月子护理、老人看护等二十多个项目,成为颇具规模的有限公司。 人生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顺境和逆境两种不同的境遇。顺境和逆境都是对人生的考验。 1. 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与有利条件 教师准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回答:顺境中应怎样把握机遇和有利条件? 幻灯片:哈佛女孩刘亦婷 教师:(小结)客观上的顺利条件并不能直接造就一个人的成功。刘亦婷在顺境中能成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她从小就培养自我加压,自我磨炼,高标准,严要求得来的。 幻灯片:机遇 议一议:漫画中的人在干什么?为什么有的人说:“机遇总是擦肩而过。”我们应怎么正确对待机遇? 课堂讨论:顺境出人才?逆境出人才? 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和有利条件,逆境更是对人生的巨大考验。 课堂活动:顺境十戒 2. 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 搜集整理:回顾历史人物的事迹,谈谈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理解。历史上许多人物面对逆境不屈服,变压力为动力,创造出伟大的奇迹。我们周围的许多人之所以创造出奇迹,也是与逆境抗争的结果。 例如: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明《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等等。 (根据课前布置的学生搜集逆境中成才的事例,以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课前准备成果,并说一说从中受到的启发。)(各组可分别展示课件) 幻灯片:蚂蚁工作哲学 3. 顺境与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议一议:你认为中职生在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方面,主要存在着哪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课堂讨论: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幻灯片:我思我悟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在人生发展中顺境和逆境经常是互相贯通、互相转化的,顺境时要有忧患意识,在顺境中,安逸懈怠、骄奢放纵,顺境就会变成逆境;而在逆境中奋斗崛起,逆境可以变为顺境。从现实来说中职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不善于创造机会,抓住机遇。运用具体事例的讲解在思想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顺境和逆境的关系,尤其是让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逆境和挫折,使逆境和挫折成为前进的动力。五、作业: 1、学生用书填空题选择题; 2、笔记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