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章节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课题 4.2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型 新授课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必修 2《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人分配与社会保障”第一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本框所述“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化和延伸,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内容是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政策层面的具体要求,也是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要实践路径。学习本框内容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认识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同时,本框内容为理解下一框“我国的社会保障”提供运行层面的论据。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对个人收人分配方式和获取方式具有一定的认知意向,对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有一定的认知兴趣。一方面,学生通过之前内容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学素养,且之前学习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知识为本框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个人收入分配的了解主要来自初中教材,不够广泛和深入。课前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以便帮助学生顺利参与课堂议学活动。三、学习目标: 1.理解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2.理解按劳分配的内容和意义,阐释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3.结合生活实际,正确认识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必要性和意义。 4.了解我国居民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懂得劳动者应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四、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理解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含义和原因,使学生认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制定这样的分配方式符合我国的当前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能够以公平公正的方式来更好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科学精神:正确辨析对待劳动的不同态度,懂得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法治意识:培养遵法守法意识,作为劳动者,要合法经营,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合法致富。 公共参与:国家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劳动者要合法经营,依法致富。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教学难点:对按要素分配机制的理解六、议学活动设计:温故知新导入: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第四课第一框的知识,温习整本书的框架思路,以便更好掌握本课的知识框架。议学活动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教师活动1: 1.展示一个蛋糕的图片,把社会财富比喻成蛋糕。发展经济就是做好蛋糕,收入分配就是分好蛋糕。由此提问学生:蛋糕应该分给谁? 2.展示材料,创设情境,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注意!!当你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今天你将有一个新的身份——打工人。此刻的你是刚刚大学毕业,意气风发的职场小白。作为一个菜鸟小白,你会选择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3.议学活动要求:在此环节中,教师步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根据预习内容找出对应的答案,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1: 1.学生思考,根据预习内容回答问题。 2.阅读设问,回答问题。 3.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可学生自行预习得出答案,回答问题,做好分享准备。 4.根据老师引导,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本环节创设了一个设想的情境,让学生变身“打工人”,提前规划设想自己的工作。一方面使得学生在求学路上为自己做好规划,另一方面,还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压力,现在应该好好学习,为了自己的未来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掌握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的相关知识。议学活动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教师活动2: 展示议学材料,创设情境,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经过N年的打拼,现在的你,已经做大做强,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企业家,并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被选为一名优秀的人大代表。时值XX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作为一名为民解忧替国分忧的优秀人大代表,请你就“为什么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这一重要问题献言建策。 3.展示议学问题:请你就“为什么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这一重要问题献言建策。 4.议学活动要求: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2: 1.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创设优秀人民企业家,优秀人大代表的情境,使学生带入角色,认真思考,假如我做了人大代表,应该怎么样就这一问题为人民分忧解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分析问题,预习知识的基础上,得出答案,落实重难点内容,培养学生阅读与思考的能力,检查学生预习结果是否良好。知识总结:学以致用: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下列举措有利于切好分好“蛋糕”的是( )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④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解析:C 要切好分好“蛋糕”,需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②③正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做大做好“蛋糕”而非切好分好“蛋糕”的重要举措,①不符合题意。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我们要反对平均主义,“收入分配均等化”说法错误,④排除。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下列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举措及其传导正确的是( ) A.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B.规范资本市场→完善股票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提供家庭财富的金融产品→降低居民投资风险 C.优化初次分配格局→健全工资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D.注重再分配调节→完善慈善褒奖制度一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结构 【答案】C【详解】A: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必然要求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从而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有利于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劳动性收入。与增加财产性收入无直接联系,故A不选。B:规范资本市场,要求完善股票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这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从而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但这不会降低居民投资风险,故B不选。C:优化初次分配格局要求健全工资保障机制,而工资保障机制包括工资支付和正常增长机制,这就要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从而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故C正确。D:慈善褒奖等社会公益事业属于第三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故D不选。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