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八课让思维活跃起来——突破思维定势教案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2015)七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第八课让思维活跃起来——突破思维定势教案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2015)七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让思维活跃起来——突破思维定势
教材来源:初中七年级《心理健康》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来源:七年级《心理健康》第八课
课时:共2课时,本节课是第2课时课外扩展内容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依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相关要求
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在创新思维中,打破思维定势是创新的基础,心理健康课要注重生成性,生活性和体验性。
2、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心理健康》第八课是关于思维的主题,分别通过故事和思维练习,学生初步尝试了让思维活跃的乐趣,本节课作为拓展,针对学习运用突破思维定势方法继续让思维活跃起来。
3、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还是以直观形象的思维为主,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想要不断地进步,就需要有积极、灵活的思维。这需要让学生自己的思路清晰起来,要突破内心的定向思维,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至于钻进死胡同,本节课通过直观形象的事例,及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在解决问题时,要从多种角度入手,不拘泥于单一的答案的思维模式,初步建立创新意识。
学习目标:
1.通过热身活动,能说出思维定势的例子以及思维定势的利与弊。
2.通过系列体验活动,能够归纳出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运用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解决问题。
重难点:学生尝试运用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活动体验法、经验分享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课题(5分钟)
(导入语: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心理课堂,老师遇见了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想请同学们一起帮我看看,问题是这样的)
问题思考:一个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正下到入迷之时,跑来一个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老头问。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儿子。”
1.请问:两个吵架的人与这位公安局长分别是什么关系?
(如果有同学之前见到过这个题目,请你做一个安静的智者,给大家一点思考的时间。有人想出答案了吗,请你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觉得是否合理,为什么?请问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觉得公安局长是男的还是女的呢?为什么题干中没有明确说明,我们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陷入了这样的思维陷阱里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内容——让思维活跃起来,突破思维定势<板书课题>)
二、认识定势,初步体验(定义和作用)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固定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在自己头脑里,顽固的认定某种东西一定是某个样子,自己的思维向着固定的方向和范围去展开。
(举例说明思维定式的积极和积极作用、把第三个问题放这里)
1. 其实在生活或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感受到思维定势的现象,想一想还有那种现象属于思维定势,谁能举一个例子?
(我看到大家在举例子的时候,其他同学也在频频点头,看来大家都有相似的体验,这种思维的惯性对于我们解决问题有哪些帮助或者阻碍呢。)
三、思维定势的作用(3分钟)
1.积极作用:思维方向的固定性有助于我们应用已经获取的知识和经验,迅速地确定思维的方向, 这样或者可以使问题迅速获得解决,或者可以引导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2.消极作用:阻碍我们对新问题的解决,养成呆板、机械的思维习惯。 同时也限制了我们的创新思维。
(的确,思维定势有的时候可以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也会成为我们思维方向上的拦路虎,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在需要的时候,打破思维定势,突破思维的枷锁呢?好,那就让我来考考你们吧?)
四、打破定势,体验方法(7分钟)
(一)任务一:用双手给一个没有结的绳子打一个死结。(示范打一个什么样的结)任务明白了吗?
要求:1.双手不离开绳子的两端,五个手指不能分开。
2.不能将自己的手捆在绳子里。
(下面给大家一分半钟的时间,请大家进行尝试。
刚刚我看到大家一直在不断的尝试,非常的棒!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一直探索却找不到答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我们的思考方向出了问题,我们如何能够突破自己原有的思路。
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任务的要求,用双手给一个没有结的绳子打一个结,如果通过尝试,似乎让绳子直接打结有些困难,我们能不能先把绳子放下,想想谁还可以打结,请大家再用两分钟分钟尝试一下。
太棒啦,我看到有些同学已经有了思路,把自己的胳膊先打一个结,再去拿绳子。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请尝试成功的同学上台演示,大家欢迎。看明白了吗,请你慢一点带领着大家一起都来试一试,成功的举手,那让我们用掌声给自己一个鼓励吧,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从绳子不能打结变成了用胳膊先打结,这种思考方式叫做逆向思维<板书逆向思维>)
(二)任务二:巧解绳套(10分钟)
(有了刚刚的活动体验,我们接下来任务升级,大家敢不敢来挑战一下)
任务内容:巧解绳套
系绳方法:每个小组中的选手甲将手中的绳子与参赛选手乙手中的绳子交叉;每个小组中的参赛选手分别将两端的绳套套在自己两只手的手腕上。
(请一名同学上台配合老师演示系绳子的方法,我们的初始状态和要求的结束状态大家都看清了吗,有没有问题?)
要求:请在不解开且不脱离绳套的情况下两人将交叉的绳子分开。
(活动时间3分钟。时间到!请同学们暂停,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请问刚刚大家都进行了哪些尝试,这些方法有效吗?我看到有的同学甚至把自己的身体给缠进去了,经过多次的尝试这些常规的方法似乎行不通,那怎么办?打破常规,换一个角度,我们再回到任务要求中,分析一下,有身体有绳子,身体如果不行,那就逆向思维,从绳子上找思路可以吗?请大家发散思维尝试新的方法。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绳子有什么特点,绳子之间有什么联系?直到有学生做出。<板书发散思维、观察、思考>
这个绳子是由什么结构组成的呢,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个绳子上的洞能不能利用呢?
有同学陆续成功了,我们的探索时间暂时到这里,无论你是否成功解开,都请用热烈的掌声给如此努力坚持不放弃的自己一个鼓励。<板书坚持不放弃>
我们有请成功的同学来展示一下,并带领大家尝试一起解开绳套。
是不是每位同学都打开了绳结?
五、分享感悟、总结强化(15分钟)
请大家用一个词表达你此刻的心情。
答案看似非常简单,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探索尝试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请问在刚刚的活动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什么?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看到大家都十分的努力,一致在不断的探索,你们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我佩服,这也是打破定势是很重要的原因。
对于今天的内容打破思维定势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和学习,请用一句话写在你的本子上,写完后小组内部分享每个人的一句话,推选两名代表本组在班上交流。
请大家感谢自己在本节课当中的全情投入,今天活动中用到的绳子就留给大家作为纪念品,当你陷入到思维迷宫时,希望这条丝带可以带你走出困境。
拓展延伸
今天的课外拓展内容是和我们刚刚完成的第二个活动相关的,我们完成了巧解绳套的任务,请大家探索一下,如何在不解开且不脱离各自绳套的情况下将两个分开的绳子交叉。
希望大家带着我们探索出来的法宝,去打破思维定势,让我们思维活跃起来,更轻松愉悦的学习与生活,谢谢大家。)
点评专家:
本节课突出了心理健康健康教育课以活动为主线,重视体验和分享,面向全员参与的特点,教学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适当,开始的热身活动和故事都选择的很好。
建议:思维定势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难度,首先要列举生活中思维定势的例子,让学生说出这是思维的什么特点?从而导出思维定势的习惯性思维,固定思维的主要特点,这个很重要。教师再列举出思维定势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在生活、学习中常见的例子,学生理解了,然后再让学生举例学习生活中思维定势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例子,深入理解其中含义。
建议时间允许再策划一至两个有关训练思维定势的活动。
上边两个活动都是动手又动脑的活动,可以再策划动脑子的训练与学生生活学习相联系的活动。
平时我们建议活动后教师的点评多提炼该活动后的方法,本节课的活动教师的提问和点评重在让大家说是怎么解开的,谁最先找到的方法 ?这个同学的点子与平时的学习和实践有无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