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主题班会 《文明礼仪教育》(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生主题班会 《文明礼仪教育》(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标:
中国在历史上,是世界公认的 “文明之邦”、“礼仪之邦”。到了现代,在我们的身边,你也总会看见那些谈吐文雅,举止谦和,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人。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感受到文明守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将之传承并发扬光大。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德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内容,体会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2、通过本次活动课,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的身边,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文明礼仪的概念:学生理解文明礼仪的含义,包括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方面的内容。
2、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对个人形象、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影响。
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学生了解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文明礼仪习惯,如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注意言行、敬重师长等。
3、道德好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十个道德好习惯,如文明用语、勤俭节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教学难点】
1、文明礼仪的内涵理解:学生理解文明礼仪的深层含义,包括尊重、关爱、合作和责任等方面的理解。
2、文明礼仪的实践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将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文明礼仪的能力。
3、道德好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和养成道德好习惯,需要耐心和长期的引导和实践。
四、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通过一段《典籍里的中国》看我泱泱礼仪大国 ,君子有为德远播。学生观看视频,感受中国的文明礼仪传统。
(一)不文明的行为有哪些?(10分钟)
讨论导入,可分四人小组讨论:不文明的行为有哪些?看图说话,这些图片正确吗?应该怎么做?然后通过图片、视频加深学生对文明礼仪的了解和认识。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列举不文明的行为。
2、4人小组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分析其中的不文明行为,并讨论应该如何正确行为。
3、小组代表分享他们列举的不文明行为,并进行讨论和解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为什么是不文明的,以及应该如何改正和避免这些行为。)
(二)什么是文明礼仪?(5分钟)
1、教师向学生介绍文明礼仪的概念和内涵,包括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方面的内容。
2、教师带领全班朗读关于文明礼仪的定义和表现形式,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全班朗读)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礼貌是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礼节在人际交往中所惯用的形式和规范。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容貌、服饰、气质。仪式是礼的程序形式指在一定畅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如:签字仪式、颁奖仪式等。
(三)小学生文明礼仪(5分钟)
1、教师向学生介绍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文明礼仪习惯:
①尊重他人:小学生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不侮辱、欺负或歧视他人。他们应该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
②礼貌待人:小学生应该学会礼貌地与他人交流,包括使用适当的称谓、说请和谢谢等基本礼貌用语。他们应该学会礼让他人,如让座、开门等。
③注意言行:小学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说粗话、嘲笑他人或做出不礼貌的行为。他们应该学会控制情绪,以友善和积极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④敬重师长:小学生应该尊敬和听从老师和长辈的指导和教诲。他们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老师和其他学生的权威。
⑤文明用语:小学生应该学会使用文明的语言,避免说脏话或使用粗俗的词语。他们应该学会用友善和尊重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2、教师通过举例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体验这些文明礼仪的实际应用场景。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生来说,文明礼仪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交习惯和人际关系。)
(四)文明问答竞赛(8分钟)
教师设计文明礼仪相关的10个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问答竞赛。学生通过抢答和补充回答的方式,展示他们对文明礼仪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1、问:在进入教室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应该轻轻推开门,有序排队进入教室。
2、问:在食堂用餐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文明礼仪?
答:应该排队等候,不挤抢,不浪费食物,保持餐桌整洁。
3、问:上课时,我们应该如何表现文明礼仪?
答:应该尊敬老师,不讲话打闹,认真听讲,不随意离座。
4、问:与同学交流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答:应该友善待人,不欺负他人,不说伤人的话,尊重他人的意见。
5、问:在公共场所如图书馆、电影院等,我们应该遵守哪些文明规范?
答:应该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随意破坏设施。
6、问:与师长交流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现文明礼仪?
答:应该尊敬师长,称呼正确,不插队发言,虚心听取建议和指导。
7、问: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文明行为?
答:应该排队上车,让座给有需要的人,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
8、问:在校园里遇到垃圾,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答:应该将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垃圾桶,不随地乱扔垃圾。
9、问:在过马路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交通安全和文明礼仪?
答:应该走人行横道线过马路,遵守交通信号灯,不乱穿马路。
10问: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应该如何展现文明礼仪?
答:应该遵守规则,尊重队友,合作完成任务,乐于分享和帮助他人。
(五)“文明人”自测(5分钟)
学生进行个人自测,检查自己在文明礼仪方面的表现和实践。(学生可以填写问卷或进行自我评估,了解自己在文明礼仪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
1、升国旗时,你能肃立,行注目礼吗
2、你平时说脏话吗
3、路上见到老师,你会主动上前问好吗
4、你有过破坏公物、乱扔粉笔的行为吗
5、你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并互相帮助吗
6、你会乱扔垃圾吗
7、看见校园有垃圾,你会捡起来并扔进垃圾桶吗
8、你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讲话做小动作吗
9、你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作业吗
最后才在ppt中投影:
选择“A”得3分,选择“B”得2分,选择“C”得1分。
分数为30-24分:你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举止言谈文明,与老师、父母、同学相处融洽,人际关系好,是个受欢迎的人!
分数为22-16分: 一般情况下,你是个文明的人,但有时可能没有认真对待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小事,人际关系一般,是个比较受欢迎的人!
分数为14-10分 : 许多情况下,你是个不文明的人,人际关系一定很差,是个不受欢迎的人。要注意咯。
(六)十个道德好习惯的要求(5分钟)
教师逐一介绍十个道德好习惯的要求,学生参与讨论,深入理解和体验这些道德好习惯的意义和作用
①文明用语,微笑待人。
②文明休息,文明坐行。
③不懂就问,勤于思考。
④勤俭节约,计划用钱。
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⑥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⑦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
⑧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⑨集体的事情一起干。
⑩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携手共进,共创美好的明天!
(七)总结和祝愿(3分钟)
教师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他们在本次班会中学到的关于文明礼仪的知识和理解。
教师向学生致以祝愿,鼓励他们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并展望美好的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