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夏天如何给孩子防中暑中暑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中暑类型及应对策略1.先兆中暑患者往往是在高温环境下会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四肢乏力,多汗,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者是稍微有所升高。治疗方法: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2.轻症中暑除了先兆中暑的临床症状之外,轻症中暑体温往往会超过38℃,同时伴有大量的汗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者是会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症状。治疗方法:到医院补液治疗。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3.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1)热痉挛指的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是活动后的痛性肌肉痉挛,肌肉痉挛可能与体内确实钠缺失和过度通气有关。(2)热衰竭是由于大量汗出导致体液和盐分丢失过多,也可以发生在高温,潮湿环境中的人。常见的症状是大汗,乏力,极度的口渴,头痛,恶心,呕吐,体温升高,伴有明显的脱水症。(3)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的疾病,可以分为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是高热,抽搐,昏迷,多汗或者是无汗,心率快,严重的会发生周围循环衰竭或者休克。治疗方法:重症中暑均可表现为意识障碍和休克的症状,迅速危及生命,当迅速送医急救。避开这些防暑误区1.白天在室外才会中暑 中暑跟人所处环境的温度、温度、通风条件等相关,并非只有太阳暴晒才会中暑。若室内环境密闭无风、高温高湿同样容易中暑。2.防暑即防晒,捂严实了最好 人体主要散热器官是皮肤,在炎夏,主要靠汗液蒸发和空气对流带走热量。若穿得太厚或穿透气性差的衣服,人体散热受阻,更容易中暑。不能吹空调 大人怕着凉给孩子穿太多、不敢开空调,或是让孩子待在闷热的车内,会导致孩子发生中暑。儿童尤其婴幼儿基础代谢要比成人高,体温调节中枢还未发育完善,家长需要多留心,小心矫枉过正。4.中暑发热后口服退烧药 中暑引起的体温升高与普通的发烧需区别对待。中暑发热的正确应对方式是物理降温,如将患者移到阴凉通风处,用2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擦拭身体,水份蒸发加速散热,请避免用大量酒精擦拭身体。5.中暑后大量饮水 正确的补水方法是少量多次,并且最好饮用含有各种电解质的液体,如果汁、淡盐水等。保证孩子的饮水量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喝大量冷饮,不要吹空调以及洗冷水澡。夏季气温高,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剧烈运动后身体突然遭遇寒冷刺激,如喝大量冷饮、吹空调、洗冷水澡等,易导致全身血管收缩痉挛,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可以在运动后休息3~5分钟,心率相对平稳后再喝冷饮。营养均衡,饮食清淡少食高油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体更需要摄取足够热量,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此外,可多吃水果蔬菜。不宜过度吃冷饮。注意卫生 不吃剩饭天气炎热,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容易变质,应预防食物中毒,不宜吃剩菜剩饭。餐前饭后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何给孩子做好高温防护?住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充足的睡眠但需注意,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有的孩子从外面高温环境回到家后,喜欢开足空调、电扇或立即去洗冷水澡,但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如何给孩子做好高温防护?行户外活动避开高温时段根据高温天气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外出时采取必要的防晒措施,尽量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穿着透气、散热的棉、麻等面料衣服。不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汽车内空间比较密闭,热量不容易散出去。经太阳一晒,车内温度会很快升高,如果孩子留在车上就会因高温而中暑,重度中暑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