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课题 5.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时教学内容在本课中的位置: 第一框“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包括两目。第一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阐明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宗旨、基本目标和基本准则。第二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阐述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进程中,要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两目分别从一般和特殊两个角度阐释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第一目从“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方面谈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二目重点阐述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科学精神:懂得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面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法治意识:我国遵循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公共参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2.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懂得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认识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懂得中国的和平发展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4.了解我国大国外交的重大举措。
课时重难点: 【教学重点】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宗旨、基本目标和基石;习近平外交思想 【教学难点】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内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学习活动设计 (1)议题设置: 总议题:从百年中国外交看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议题一:中国外交,如何从备受欺凌到独立自主 议题二:一带一路,如何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教学环节和内容设计:(深、透、活) 总议题:从百年中国外交看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议题一:中国外交,如何从备受欺凌到独立自主 议题二:一带一路,如何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议学情境 思维导图导入视频及文字材料《中国外交蜕变史》视频及文字材料《一带一路》议学问题如何从百年中国外交看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外交发生了怎样的蜕变 蜕变后形成了怎样的外交政策 请从中国外交蜕变史分析中国外交政策转变的原因: “一带一路”是如何全世界有50亿贫困人口?这一倡议体现了我国进行了怎样的外交部署 说明我国外交取得了怎样的实践成就 学生活动小组合讨论分析回答议学问题材料分析,小组合讨论分析回答议学问题材料分析,小组合讨论分析回答议学问题学科内容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评价任务 参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评价表(个人)项目评价内容自评(50%)组评(50%)综合评价交谈(25分)发言紧扣主题,声音较低,与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有效交流。倾听(25分)耐心倾听,尊重不同的声音,并能客观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25分)与他人一起分享资源、材料、观点。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那部分工作,对小组做出贡献。合作(25分)乐于和同学在一起,能够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对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一)导入:思维导图 你知道我们国家在对外交往中坚持什么样的政策吗?我国外交政策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的课堂——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学生讨论回答思考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研究交流的表现,认真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本册和本课知识结构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有个整体把握;通过自主学习环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环节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新授课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和目录——挑战与应对 总议题:从百年中国外交看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议题一:中国外交,如何从备受欺凌到独立自主 议题二:一带一路,如何彰显中国特气大国外交 第一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议题一:中国外交,如何从备受欺凌到独立自主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中国外交风云》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分析我国坚持怎样的外交政策?并分析我国坚持这样的外交政策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议学小结: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 (1)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屡受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 (2)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 (3)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4)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注意区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4)基本准则和基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第二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议题二:一带一路,如何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10年的历程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五洲共建》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结合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大国外交?“一带一路”是如何体现习近平外交思想核心要义的?这一倡议体现了我国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进行了怎样的外交部署 说明我国外交取得了怎样的实践成就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1、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史 2、习近平外交思想 议学小结: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外交政策的发展: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 (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习近平外交思想 ⑴指导意义(作用): 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方向。 ⑵核心理念及其作用: 这一理念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这一理念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⑶核心要义(主要内容):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格。 习近平外交思想核心要义:“十个坚持” 1、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 5、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6、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 7、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 8、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9、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0、坚持以对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⑷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部署。 ①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 ②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 ③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 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学生阅读材料,学生自主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学生自主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和交流的深刻程度,进行恰当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和交流的深刻程度,进行恰当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对议学情境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深入浅出的理解本课时知识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基础作业: 1.整理知识点 2.完成《同步学案》中相关练习 拓展作业:某班级围绕“世界不需要‘新冷战’”这一议题展开学习讨论会。请运用《国际经济与政治》中的相关知识,为讨论会写一段简短发言稿。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主题明确,逻辑清晰;③字数200字左右。 实践作业:做一期关于“中国大国外交”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 寻找——正确理解知识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学会从对立面去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为对概念、观点、原理等进行准确的表达, 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的词语。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使用反义词的方法,准确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进而培养辩证思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