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主题教育——冬季安全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德育主题教育——冬季安全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德育主题教育
冬季安全教育
2023年11月21日
预防踩踏
1
消防安全
2
交通安全
2
传染病防控
4
预防踩踏

1


2023年11月13日上午10时许,武陟县兴华中学初一初二部分男生在期中考试间隙如厕时,因上下楼梯发生拥挤摔倒受伤,涉及的学生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接受检查治疗。目前,1名学生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1名受伤较重学生正在全力救治,4名受轻微伤学生住院观察治疗。
案例导入
(一)严格禁止在走廊、楼梯口进行跑、跳、爬、拉、推、扯、打闹等危险动作。
(二)在上下楼梯不要大声喧哗。当前面的学生不小心跌倒,后面的学生原地停步,并转告后面的学生,不要再往前挤。
(三)大型活动时一定要听学校的统一安排调度。尤其是活动结束后一定要先上楼坐在教室,等待全部学生上楼后在学校发布指令后方可下楼。
交通安全

2


行人须在人行道行走,不走机动车道。
不穿越、攀爬、倚坐护拦;不在马路上相互追逐、打闹、玩耍。  
横过马路或通过十字街时,要走斑马线。并注意红绿灯信号标志。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1
2
3
如果突然摔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因为这种摔倒姿势最容易造成手臂、手腕骨折。  
5
雨雪天行人一定要走人行道,不要在机动车道上行走,防止被侧滑的车碰到;走路速度不要太快,最好穿防滑鞋或旅游鞋,切勿穿硬塑料底鞋。  
4
在雨雪地行走,双手不要揣在兜里,因为双手来回摆动能很好地起到对身体的平衡作用。  
6
消防安全

3


生产生活用火方面要忌  
进入冬季家庭日常做饭、照明、取暖等用火次数较多,主要是冬季取暖,空调、火炉等取暖设施的使用频率较高。稍有不慎易引发火灾。  
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和家用电器引发电器引火灾
1
2
进入冬季家庭日常做饭、照明、取暖等用火次数较多,主要是冬季取暖,空调、火炉等取暖设施的使用频率较高。稍有不慎易引发火灾。  
进入冬季家庭日常做饭、照明、取暖等用火次数较多,主要是冬季取暖,空调、火炉等取暖设施的使用频率较高。稍有不慎易引发火灾。  
进入冬季家庭日常做饭、照明、取暖等用火次数较多,主要是冬季取暖,空调、火炉等取暖设施的使用频率较高。稍有不慎易引发火灾。  
烘烤衣服
进入冬季大多数家庭会采用取暖电器进行烘烤衣物,但烘烤时常常会因为忘记关电源,及时拿衣物导致火灾的发生。
3
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什么
不随身携带烟花爆竹、火柴、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学校,校内禁烟。  
不玩火,不随意焚烧废纸等。
爱护消防设施。为了预防火灾,学校各建筑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4
预防煤气中毒
用煤炭取暖的住户,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排烟排气良好。
不使用已淘汰的热水器,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超期服役热水器
不要躺在车门车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长途行车如开内循环,应定期开窗通风。
经常家里燃气,防止燃气泄漏。
5
传染病防控

4


秋冬季节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变大,近期,流感、支原体肺炎等传染病高发。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极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1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主要症状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
支原体肺炎
2
(1)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起病后最常见的症状是气管支气管炎,伴有干咳或咳黏痰等。许多患者还会出现包括头痛、喉咙痛、流感症状和中耳炎等非特异性症状,还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肺炎或者肺外并发症。
(2)目前尚无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面世,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尽量避免感染支原体,因而日常生活中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水痘
3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
流行性腮腺炎
4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腮腺炎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飞沫进行传播,少数也可以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
家校合作共筑健康“防护墙”
5
做好健康监测。
及时告知学校。
出现不适即就诊。
减少校外聚集活动。
履行病愈复课程序。
做好科学防护
6
倡导健康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戴口罩,不聚集。
接种疫苗。
勤洗手、勤消毒、爱干净、讲卫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