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1讲 离子检验 评价实验方案一、物质的检验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离子 检验试剂或方法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Na+、K+ Na+火焰呈 色、K+火焰呈 色(透过 ) Fe3+Fe2+N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离子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Cl-SC3.常见物质的检验物质 试剂或用品、方法 现象H2OCl2SO2NH3O2NO淀粉蛋白质胶体二、物质的除杂混合物(括号中为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Na2CO3固体(NaHCO3固体)CO2(HCl)Cl2(HCl)食醋(乙醇)NH3(H2O)CH4(C2H4)Mg(Al)FeCl2(FeCl3)FeCl3(FeCl2)NO(NO2)三、物质的鉴别物质 使用试剂(或方法)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NaCl固体和KOH固体SO2和CO2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Na2CO3溶液与Na2SO4溶液MgCl2溶液与AlCl3溶液【激活思维】问题1:待测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待测液中一定存在碳酸盐吗?问题2:待测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白色沉淀仍存在,则待测液中含有S吗?@真题回放【真题1】(2023·江苏合格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B.用BaCl2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CC.用灼烧闻气味方法鉴别蚕丝和羊毛 D.用焰色试验鉴别KCl溶液和K2SO4溶液【真题2】 (2022·江苏合格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A.用浓H2SO4干燥NH3B.用pH试纸测氯水pHC.用焰色试验鉴别NaNO3和Na2SO4D.用丁达尔效应鉴别Al(OH)3胶体和K2SO4溶液【真题3】 (2021·江苏合格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B.用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加热制备NH3C.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Cl2中的HCl D.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溶液检验溶液中Cl-【真题4】 (2020·江苏学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排水集气法收集HCl气体B.用燃烧的木条检验N2和CO2C.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的Fe3+D.用丁达尔效应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真题5】 (2019·江苏学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浓硫酸干燥NH3 B.用焰色试验鉴别KCl和K2SO4C.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的HCl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过关检测1.(2023·铜山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B.用BaCl2溶液鉴别Na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C.通入氯气可除去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Cl2D.用加热、称重的方法鉴别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2.(2023·南京六校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碱石灰干燥NH3B.用BaCl2溶液鉴别Na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C.用激光笔鉴别NaCl溶液和KNO3溶液D.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和NaOH3.(2023·连云港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浓硫酸干燥NH3 B.用焰色试验鉴别KCl和K2SO4C.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 D.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4.(2023·南京合格考模拟)下列鉴别或检验有关物质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和KNO3 B.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HClC.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5.(2023·铜山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A 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蓝色 氧化性:Cl2>I2B 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蔗糖变黑 浓硫酸有吸水性C 向某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含有Fe3+D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含有N6.(2022·沛县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火柴棒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SO2C.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和NaOHD.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7.(2022·徐州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食盐水降温结晶获得NaCl晶体B.用分液漏斗从食醋中分离出乙酸C.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铜溶液D.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8.(2022·盐城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B.用浓硫酸干燥氨气C.用Cl2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D.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和NaOH9.(2022·扬州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A 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沉淀的生成 检验是否含有SB 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检验是否含有NC 加热分别用SO2和HClO漂白后的品红溶液 探究SO2和HClO漂白原理的不同D 加热盛有浓硫酸和铜的试管 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10.(2022·徐州合格考模拟)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B.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说明蛋白质均发生变性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含有CD.向碘水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说明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小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11.(2022·徐州合格考模拟)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溴水中通入SO2,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向SO2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12.(2022·徐州合格考模拟)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H4)xFey(SO4)z·nH2O。用FeSO4溶液与(NH4)2SO4饱和溶液混合可析出硫酸亚铁铵晶体,过滤后取滤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①向滤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②向滤液中滴加Mg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③向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中x=y=z B.滤液中含Fe2+C.滤液中不含S D.滤液中含N13.(2022·扬州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 B.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备Cl2C.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的HCl D.用浓硫酸除去Cl2中的少量水蒸气14.(2022·扬州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和KCl B.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C.用浓盐酸和MnO2加热制备Cl2 D.用饱和食盐水溶液除去Cl2中的HCl15.(2021·盐城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B.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和KNO3C.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D.用Cl2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Cl216.(2021·扬州合格考模拟)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B.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C.用KSCN溶液鉴别FeCl2和FeCl3溶液D.用B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2SO4溶液17.(2021·海安合格考模拟)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加热的方法鉴别NH4Cl固体和NaCl固体B.用焰色试验鉴别KCl固体和KOH固体C.用丁达尔效应鉴别盐酸和硫酸溶液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18.(2020·江苏合格考样题)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生石灰干燥CO2B.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HCO3C.用Cu与浓硝酸反应制备少量NO2D.用NaOH溶液鉴别NH4Cl溶液和(NH4)2SO4溶液19.(2018·江苏学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的HClB.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HCO3固体中的少量NaClC.用丁达尔效应鉴别Al(OH)3胶体和Na2SO4溶液D.用酚酞溶液鉴别NaOH溶液和KOH溶液20.(2016·江苏学测)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分液漏斗从食醋中分离出乙酸B.用焰色试验鉴别Na2SO4和Na2CO3C.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D.用KSCN溶液检验FeCl2溶液中是否含有Fe3+第21讲 离子检验 评价实验方案【考点填空】一、1.离子 检验试剂或方法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Na+、K+ 焰色试验 黄 紫蓝色钴玻璃Fe3+ ①KSCN溶液②NaOH溶液 ①溶液呈血红色②出现红褐色沉淀 ①Fe3++3SCN-Fe(SCN)3②Fe3++3OH-Fe(OH)3↓Fe2+ ①KSCN溶液、氯水②NaOH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 ①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③紫红色褪去 ①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②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N 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OH-NH3↑+H2O2.离子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Cl- AgNO3、稀HNO3 白色沉淀 Ag++Cl-AgCl↓S 稀HCl、BaCl2溶液 加稀HCl无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a2++SBaSO4↓C 稀HCl、澄清石灰水 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2H+CO2↑+H2O、CO2+Ca2++2OH-CaCO3↓+H2O3.物质 试剂或用品、方法 现象H2O 无水CuSO4 变蓝Cl2 湿润的淀粉-KI试纸 变蓝SO2 品红溶液 品红褪色,加热,又出现红色NH3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O2 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NO 氧气 变为红棕色淀粉 碘水 溶液变蓝蛋白质 灼烧 烧焦羽毛气味胶体 激光灯 有丁达尔效应二、混合物(括号中为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Na2CO3固体(NaHCO3固体) / 加热CO2(HCl) 饱和NaHCO3溶液 洗气Cl2(HCl) 饱和食盐水 洗气食醋(乙醇) / 蒸馏NH3(H2O) 碱石灰 干燥CH4(C2H4) 溴水 洗气Mg(Al) NaOH 溶解、过滤FeCl2(FeCl3) 铁粉 过滤FeCl3(FeCl2) Cl2 /NO(NO2) 水 洗气三、物质 使用试剂(或方法)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 加热法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CaCl2溶液NaCl固体和KOH固体 焰色试验SO2和CO2 品红溶液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丁达尔效应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 KSCNNa2CO3溶液与Na2SO4溶液 稀HClMgCl2溶液与AlCl3溶液 过量的NaOH溶液问题1:不一定,还可能是亚硫酸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除了CO2外,还有SO2,则还可能为亚硫酸盐。问题2:错误。若待测液中含有S,与BaCl2反应会生成BaSO3沉淀,加入稀HNO3,BaSO3会被稀HNO3氧化生成BaSO4;另外加入BaCl2产生的白色沉淀,还可能是AgCl沉淀,AgCl沉淀也不溶于稀HNO3。【真题回放】1.A 解析:A项,Fe3+与KSCN会显血红色,可以用KSCN鉴别Fe3+,正确;B项,与BaCl2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有C、S、S、Ag+等,错误;C项,蚕丝和羊毛均为蛋白质,灼烧时均可以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错误;D项,两者均含有K元素,焰色试验时,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均为紫色,错误。2.D 解析:A项,NH3属于碱性气体,不能用浓H2SO4干燥,错误;B项,氯水具有漂白性,会将pH试纸漂白,无法观察颜色的变化,错误;C项,NaNO3和Na2SO4均为钠盐,焰色均为黄色,无法用焰色试验鉴别,错误;D项,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正确。3.C 解析:A项,SO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故可以用品红溶液鉴别,正确;B项,NH4Cl与Ca(OH)2反应:2NH4Cl+Ca(OH)22NH3↑+CaCl2+2H2O,正确;C项,Na2CO3可以与HCl反应,Cl2溶于水:Cl2+H2OHCl+HClO,Na2CO3可以与HCl反应,从而促使Cl2不断消耗,即Na2CO3会将Cl2、HCl同时除去,错误;D项,Ag+与Cl-会生成AgCl沉淀,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正确。4.C 解析:A项,HCl极易溶于水,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错误;B项,木条在N2和CO2中均不会燃烧,错误;C项,Fe3+与KSCN反应后溶液显血红色,正确;D项,两种溶液均无丁达尔效应,错误。5.D 解析:A项,NH3属于碱性气体,能被浓硫酸吸收,错误;B项,KCl和K2SO4均含有K+,焰色相同,错误;C项,Cl2和HCl均可以被NaOH溶液吸收,错误;D项,羊毛属于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属于纤维素,灼烧时没有这种味道,正确。【过关检测】1.B 解析:A项,HCl和NaHCO3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CO2和饱和NaHCO3溶液不反应,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不符合题意;B项,Na2SO4溶液、Na2CO3溶液都能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不能用BaCl2溶液鉴别Na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符合题意;C项,FeCl2和氯气反应生成FeCl3,通入氯气可除去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Cl2,不符合题意;D项,NaHCO3固体加热分解,固体质量减小,Na2CO3固体加热不分解,固体质量不变,可以用加热、称重的方法鉴别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不符合题意。2.A 解析:A项,NH3属于碱性气体,可以用碱石灰干燥,正确;B项,Ba2+与S、C均可以生成白色沉淀,错误;C项,溶液均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错误;D项,均为钠盐,无法用焰色试验鉴别,错误。3.D 解析:A项,NH3属于碱性气体,不可用浓硫酸干燥,错误;B项,KCl和K2SO4均含有K元素,焰色试验的颜色相同,错误;C项,NO遇O2立即反应,故NO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D项,NaHCO3可以与HCl反应生成CO2,正确。4.A 解析:A项,钠的焰色试验为黄色,钾的焰色试验为紫色,正确;B项,Na2CO3可以与CO2反应,错误;C项,NH3属于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错误;D项,NH3可以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错误。5.B 解析:A项,氯气与KI反应生成碘,由操作和现象可知氧化性:Cl2>I2,正确;B项,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现象与吸水性无关,错误;C项,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可知含Fe3+,正确;D项,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操作和现象可知溶液中含有N,正确。6.A 解析:A项,火柴棒属于纤维素,遇浓硫酸会发生脱水生成C,变黑,正确;B项,CO2和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错误;C项,NaCl和NaOH均含有Na元素,灼烧时,焰色均为黄色,错误;D项,溶液不会发生丁达尔效应,错误。7.C 解析:A项,蒸发结晶析出NaCl晶体,错误;B项,乙酸溶于水,不可采用分液法分离,错误;C项,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正确;D项,乙醇能溶于水,不可以作萃取剂,错误。8.C 解析:A项,乙醇与水互溶,不可作萃取剂,错误;B项,NH3属于碱性气体,会被浓硫酸吸收,错误;D项,均含有Na元素,不可用焰色试验鉴别,错误。9.C 解析:A项,若原溶液中存在S,生成BaSO3,再加入稀HNO3,会被氧化生成BaSO4,故无法判断S的存在,错误;B项,应选用红色石蕊试纸,错误;C项,加热后溶液恢复红色的为SO2,正确;D项,浓H2SO4表现为强氧化性和酸性,错误。10.A 解析:A项,溶液中滴加KSCN,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Fe3+,滴加氯水后显血红色,说明有Fe3+出现,原因是原溶液中的Fe2+被Cl2氧化生成了Fe3+,正确;B项,蛋白质遇NaCl发生盐析,遇CuSO4发生变性,错误;C项,HC、S遇HCl产生的CO2、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错误;D项,I2在CCl4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错误。11.B 解析:A项,Cl2为黄绿色,氯水呈浅黄绿色,则说明氯水中含有Cl2,正确;B项,SO2将Br2还原而使溴水褪色,SO2表现为还原性,错误;C项,HC与H+反应生成CO2,正确;D项,SO2溶于水生成H2SO3,与NaHCO3反应生成CO2,由较强酸制较弱酸知H2SO3酸性强于H2CO3,正确。12.D 解析:A项,(NH4)xFey(SO4)z中,由电荷守恒知:x+2y=2z,则x=y=z是不成立的,错误;B项,若滤液中一开始就有Fe3+,滴加氯水,没有反应,再加KSCN,也可以变血红色,所以不一定有Fe2+,错误;C项,MgCl2与S不反应,故不能判断S的存在,错误;D项,与NaOH反应能生成碱性气体,则一定存在N,正确。13.C 解析:A项,SO2可以使品红褪色,但CO2不具有漂白性,正确;B项,MnO2氧化浓盐酸生成Cl2,正确;C项,NaOH溶液可以吸收Cl2和HCl,错误;D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正确。14.B 解析:A项,Na元素的焰色为黄色,K元素的焰色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正确;B项,乙醇不可作萃取剂,错误;C项,MnO2氧化浓HCl生成Cl2,正确;D项,HCl极易溶于水,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所以用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Cl2中的HCl,正确。15.A 解析:A项,NH3的密度比空气小,故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错误;B项,Na元素的焰色为黄色,K元素的焰色透过蓝色钴玻璃为紫色,可以鉴别,正确;C项,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HCl的溶解度很大,可以除去,正确;D项,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正确。16.C 解析:A项,乙醇与水互溶,故乙醇不可作萃取剂,错误;B项,NaOH溶液可以吸收Cl2和HCl,错误;C项,KSCN遇FeCl3显血红色,遇FeCl2无现象,正确;D项,Ba2+遇C、S均会产生白色沉淀,错误。17.A 解析:A项,NH4Cl加热会分解,而NaCl加热无变化,正确;B项,KCl和KOH均含有K元素,无法用焰色试验鉴别,错误;C项,两种酸溶液均没有丁达尔效应,错误;D项,SO2和C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错误。18.C 解析:A项,CaO可以吸收CO2,错误;B项,NaHCO3加热分解生成Na2CO3,引入了新杂质,错误;C项,浓HNO3与Cu反应生成NO2,正确;D项,NaOH与N反应生成NH3,两者均为铵盐,现象相同,错误。19.C 解析:A项,CO2和HCl均可以被NaOH溶液吸收,错误;B项,加热时,NaHCO3会分解,错误;C项,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具有,正确;D项,NaOH和KOH均为碱溶液,不可用酚酞鉴别,错误。20.D 解析:A项,乙酸与水互溶,不可用分液法从食醋中分离出乙酸,错误;B项,两者均为钠盐,不可用焰色试验鉴别,错误;C项,Cl2和HCl均可以被NaOH溶液吸收,错误;D项,Fe3+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