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心理课——《拿什么拯救你——手机脑》【活动理念】现代社会,手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各种突出优势不言而喻。能方便我们与外界联系,手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太多了,以至于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它。与此同时,手机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过度使用手机对眼睛的影响不用再赘述。过度使用手机,除了对眼睛、学业工作、社交的影响之外,还影响大脑的健康——这是今天要探讨的内容。因此,适度使用手机对大脑健康尤为重要。【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认识到手机与大脑的关系。2. 情感目标:懂得依赖手机对生活和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3.能力目标:学会适当使用手机,促进大脑健康。【活动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 角色扮演法 小组讨论法【活动过程】一、团体热身阶段:出示数据人们每天触碰手机的次数高达2600次。醒着的时间里,人们平均每10分钟会看一眼手机。每3人中就有1人会在半夜醒来也忍不住看手机(18到24岁人群中这个数据达到50%)40%的人表示自己可以一整天对着手机,即使不说一句话也没问题。总结: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当我们在畅快的玩手机的时候一直以为在玩手机,其实手机一直在玩我们!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这个实验。imitriChristakis曾经研究过沉迷于计算机、手机的儿童的大脑以及普通儿童的大脑,发现前者的大脑看起来就像萎缩了一般,对计算机、手机的成瘾时间越长,情况越严重。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有:长时间玩手机,大脑被动地接收手机画面和声音从而影响发育。当大脑被手机控制,可不就成了活脱脱的“手机脑”了吗?怎么办?如何拯救我们的“手机大脑”?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题《拯救手机大脑》(教学目标:通过数据引发学生注意,通过实验引出手机对大脑的影响的课题。)二、团体转换阶段(一)你有手机脑吗?我们来做个小测试吧!给所有肯定的选项记 1 分。 设定手机闹铃。 醒来后十五分钟内就会看手机。 晚上会在床上刷手机。 一闲下来就会玩手机,即使只是一小会儿。 手机上每天都会收到软件提示。 每天查看三次或三次以上手机。 每天都用社交软件 ( 无论是阅读还是发布动态 )。 经常会发长串消息 ( 你来我往的短信或群聊消息 )。 吃饭时看手机。 看电视时会看手机。 用手机阅读文章。 会没完没了地看视频。 原本只打算用一小会儿手机,结果却忘了时间。 当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就会看手机。 如果不能在手机上查看信息,就会对自己 的判断失去信心。在本子上写下总分,0分万岁!你没有手机脑。1~5 分你没有手机脑,但你确实对使用手机有些强迫症。6~10 分你有手机脑,但你有何时不用手机的规则。11~15 分和成千上万的人一样,你沉迷于手机。重置习惯需要时间,而当务之急是有意识地识别和管理。(环节目的:通过自测题,引发学生对手机脑的重视)三、团体工作阶段过渡:不知不觉手机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大脑,那么当我们在手机的时候,大脑有什么变化呢?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活动一:手机如何影响大脑玩游戏—跑酷游戏总结:我们的大脑在接触新的信息时,大脑的奖赏系统就会被激活,不断分泌多巴胺进行奖赏,于是我们就被“想看一看手机”的念头牢牢抓住了。久而久之,我们就手机上瘾,大脑被手机控制了。现在我们进行第二个游戏——记数字。活动二 手机影响大脑的后果游戏规则:要求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记住屏幕的数字,但老师会给你们增加一点小难度(游戏出示要背诵的几个数字,中间由几个同学来扮演app,其他同学专心背诵数字)微信:作业做完了吗?QQ:出示表情包头条:华为公司又推出一款新型手机王者:新皮肤上线了教师提问:做个游戏做完,你的背诵过程如何呢?你有什么感受呢?总结:手机很直观影响我们的注意力,与此同时,沉迷手机还会伴随其他的后果手机对大脑后果也可以会造成后果一:手机信号可使大脑皮质兴奋,使人的睡眠处于浅睡状态,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变差,会使人的情绪变得焦虑沮丧,影响工作效率。后果二智能手机会使人智力下降,大脑迟钝。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认知心理学家阿德里安·沃德十年来一直在研究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和判断,他们曾发文称:“智能手机融入日常生活似乎会造成脑力流失,削弱人们的关键心智技能,如学习、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针对这种请况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拯救大脑呢?小组讨论,时间五分钟。(环节目的:重点阐述手机脑的发生机制,以及通过游戏感受手机脑的直观后果,并且小组讨论想出相应的对策。)四、团体总结阶段 —手指操总结:永远只能你主宰手机,而不是手机套牢你一生。用自律,用毅力,用行动控制自己的手,控制自己玩手机的冲动。选择摆脱手机,别活在每天被手机牵着鼻子走的人,清醒且明智。你的人生本该充实且有趣,你的未来本该绚烂和美好。五、【参考资料】瑞典书本《手指大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