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游戏被骗36万元!谨防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反诈小课堂 高中学生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孩子玩手机游戏被骗36万元!谨防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反诈小课堂 高中学生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孩子玩手机游戏被骗36万元!谨防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
反诈小课堂
近期,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层出不穷,涉及师生家长诈骗案例屡有发生。这些迷人眼的诈骗手段如何识破?诈骗风险如何规避?为增强师生家长对各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识别力和敏感度,全力打造“无诈校园
案例
一个多小时,卡内36万余元不翼而飞
案例
一个多小时,卡内36万余元不翼而飞
陈先生马上想到儿子小陈使用过手机,经过询问,小陈讲出了被骗子诈骗的过程。原来,6月18日下午,小陈用爸爸的手机玩一款叫“蛋仔派对”的游戏时看到昵称为“蛋仔派送员”的信息,称可以添加对方领取“蛋仔派对免费皮肤礼包”。小陈就添加了对方QQ单独联系。
添加对方QQ后,对方告诉小陈领取步骤。当小陈按步骤领取后,突然弹出一个窗口,称小陈系未成年人,涉嫌违规领取游戏皮肤,要罚款5-20万元,并称如不及时处理,还要抓小陈的父母坐牢,同时发来戴手铐的图片恐吓小陈。小陈被吓到了,在骗子的诱导下,小陈下载了“腾讯会议”“云闪付”app,在骗子要求下打开“云闪付”添加了家长两张银行卡信息。
这时,骗子在微信给小陈发了一个二维码,让小陈使用微信扫码得到“免费的蛋仔派对皮肤”且会帮其把“蛋仔派对皮肤”兑换到游戏账号上。小陈相信了对方的话,就按照对方的要求,把收到的验证码信息也截屏发给对方,完成操作后,对方发信息让小陈删除截屏信息及联系的相关信息,不然会有麻烦。
反诈小课堂
是平时要教育孩子,将相关案例讲给孩子听,提高孩子的警惕性;
二是要时刻注意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经常查看手机上是否有不是家长安装的App;
三是要留意孩子的异常举动,如背着家长偷偷操作手机、躲到房里很长时间等;
四是要注意孩子在微信、QQ等社交媒体上的聊天情况,及时阻断与骗子的通联。
做好以下几点很重要
.家长尽量不要将身份证号码、电子银行账户和密码、App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交给未成年人。
2.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防骗教育,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3.要树立孩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传达努力劳动才有回报,付出才会收获的正确理念。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更不要轻易设置免密支付,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同时,要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
4.日常要教育孩子多与老师、家长沟通交流,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或者受到侵害后,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及时报案,不要隐藏在心里。
5.电信诈骗套路无处不在,要多渠道地主动关注反诈宣传信息,如接到陌生电话,切勿轻易转账,如有疑问联系社区民警,到当地派出所或拨打全国反诈专线96110咨询。
今日防诈骗口诀
游戏装备送便宜,哄你汇钱是目的。
今日防诈骗口诀
投票诈骗新升级,“充值打榜”是骗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