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趁“热”收下——这些防溺水安全知识不可忽视!据我国卫生部统计全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这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次次惨痛的教训所以防溺水安全教育至关重要!重要提醒:未成年人需在大人的看护下前往正规的游泳馆游泳切不可“野游”或下水嬉戏家长朋友要牢记“看护”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谨记防溺水安全知识让溺水事件不再重演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这些溺水认识误区要避开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惨痛的溺水事故往往是因为疏忽大意造成的,水下非常危险,水草、淤泥、碎石块、漩涡等都可能导致溺水事故发生。此外,疲劳、生病、抽筋等也可能会让你陷入危险当中。溺水后会大声呼喊 紧张感会导致溺水者无法大声呼喊,大声呼喊反而会呛水。溺水后一定要保持冷静,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尤其是头部要向上仰,保持呼吸。带上游泳圈就能“保品” 充气式塑料游泳圈只在其浮力和材质厚度方面有相关的规定,本质上是玩具,不能在游泳时有效地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带上游泳圈就能“保品” 一般情况下肺部是未吸入水的,有的话也是很少,完全没有必要控水,相反,控水消耗的时间会错过黄金救援时间。手拉手能救上溺水者 手拉手救人又称“人链救人”,这种救人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往往会因为一人或者多人体力不支造成溺亡。溺水不超过1小时能救活 一般情况下,溺水者的黄金救援时间为4分钟,长时间的溺水者未进行施救,会造成呼吸困难、脑部缺氧,甚至心跳停止,严重导致脑死亡。容易导致溺水的行为1.捡拾、抓鱼虾2.盲目下水或盲目施救3.未充分热身4.野泳5.玩水时嬉戏打闹6.其他身体原因等如何鉴别溺水?真实的溺水是无声、快速的,而非“使劲扑腾、大声呼救”。当发现孩子在水中出现以下迹象时,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1.突然安静无声,嘴没入水中。2.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他人移动。3.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往往挣扎20—30秒之后沉下去。4.眼神呆滞或是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5.可能会头后仰,嘴巴张开,有的孩子头可能前倾。6.看起来像在抬头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如询问无反应、眼神涣散,就需要立刻伸出援手。未成年人如何救援?1.碰到有人溺水,第一时间要大声呼叫,找大人帮忙,同时拨打110报警。如果有多个同伴在一起,要派出一人去寻求大人帮助。没能救上来同伴,也干万不要有心理压力,更不能因害怕而隐瞒事实从而导致没有及时报警或让大人知道,耽误了宝贵的救授时间。2.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如救生圈、木板等;如果没有漂浮物,也可以在书包里装满矿泉水瓶抛给溺水者。3.寻找竹竿、树枝等递给落水者,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落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4.不能直接跳下水施救。未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能力下水救溺水者,干万不能下水救人,以免发生群死群伤的悲剧。5.不能手拉手施救。落水者力大无比,稍不留神就会被落水者拉下水,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