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警惕!水痘水痘高发期到22健康提醒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见面传”,极易在幼儿园、学校等场所暴发。统计数据显示,2007—2021年,我国99.7%的水痘聚集性疫情发生在学校,其中85%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因此,水痘的校园防控工作极为重要。22健康提醒每年4月至7月、11月至次年1月是我国水痘发病的两个高峰期。近期,多地已经发出提示,进入水痘高发季,家长及学校需做好战“痘”准备。水痘是什么?01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所引起的以皮肤黏膜的斑丘疹、疱疹、结痂为主要表现,好发于冬春季节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常见于儿童,传染源为病人;传播途径以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人群普遍易感。常见部位躯干、头面部皮疹密集,四肢皮疹稀疏。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水泡、结痂,为“四世同堂”表现。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02防病指引水痘从发病前1-2天到疱疹结痂为止,都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一旦一个孩子得病,常常会传染给其他小孩。传播途径多03防病指引水痘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然后延至面部和四肢,由红色斑疹变为丘疹,再发展为疱疹,疱疹常伴瘙痒,周围有红晕,呈向心性分布。儿童发病的首发症状通常是出现皮疹。为什么儿童易感染水痘?04防病指引01儿童免疫力较弱相对来说,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是特别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再加上随着儿童长大和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受到病原体侵袭的机会也逐渐加大,容易罹患水痘等传染病。防病指引水痘感染性极强近十年分析显示:水痘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所有传染病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20%以上,且全部发生在幼儿园和学校。防病指引水痘俗称“见面传”,托育机构/中小学等儿童集中场所一旦出现传染源,容易通过飞沫传播(交谈/咳嗽/打喷嚏等)、直接接触(使用公用物品等)等途径进行扩散。防病指引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然后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 出疹期,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有红色斑丘疹→水疱→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先出先退。水痘的凶险之处有哪些?05高度传染性:因其传染性强,我们的老祖宗称之为“见面传”。易感家庭接触者的继发感染率在61%以上。出疹前期症状类似新冠,此时已具传染性。一个病毒,两种疾病:原发感染得水痘,“青睐”学生;水痘病毒喜欢玩潜伏,有时甚至潜伏几十年,再次发病得带状疱疹,“钟爱”老年人。水痘发生在VZV急性原发感染期,病毒首先在被感染者鼻咽部繁殖,然后在局部淋巴结内复制再释放入血形成首次病毒血症。当病毒运输至在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器官时完成第二轮复制,形成了第二次病毒血症,广泛播散至全身,故临床表现为全身性皮疹。感染水痘后,VZV有时会在体内隐藏起来,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内神经元中,呈“沉睡状态”,多年以后可再激活“醒来”。当VZV再激活后,会持续复制并在神经节内扩散,累及多个感觉神经元,随后顺行向下扩散到感觉神经,导致皮肤内感染并引起典型的带状疱疹。这些病跟水痘易混淆06#带状疱疹疱疹呈成簇状排列,沿身体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分布,不对称,有局部疼痛,多见于成人。#手足口病多发生于手足口、臀部及四肢关节伸侧部位,离心性分布。04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