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 抑郁情绪 听见抑郁的声音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心理健康 抑郁情绪 听见抑郁的声音 教案

资源简介

【初中 心理健康/抑郁情绪】听见抑郁的声音
01
【课程设计思路】
No.1
课程信息
课堂准备:准备教学ppt及作业单、视频、笔
活动方法:讲授法、案例讨论法、情境创设法等。
活动时长:40分钟
学生年龄段:初中学生
No.2
设计理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全球约有 3.5 亿人患有抑郁症。在我国,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达到6.8%。在青少年群体中,抑郁患病率达到15%~20%,在学业的重压下,能够接受治疗的更是寥寥。
许多学生对抑郁情绪和抑郁障碍缺乏了解,部分学生错把短暂的抑郁情绪当成抑郁障碍,而部分患有中重度抑郁障碍的同学由于自身或家长的病耻感而拒绝接受科学的治疗和辅导,延误病情。
对学生进行抑郁情绪和抑郁障碍的科普和辅导对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和求助意识,避免更严重后果的发生。
本教学设计兼具活动性和知识性,以“好朋友小薇”的心事引入,通过案例的讨论、对抑郁的常见误解的辨伪,知识点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抑郁情绪和抑郁障碍的区别,了解如何应对抑郁情绪和抑郁障碍。
通过具像化的活动,让学生“看到”抑郁,“绘出”抑郁,看到抑郁的功能,找到“治愈”抑郁的“复原因子”,找到积极的心理资源。最后,以丘吉尔的名言续写为结尾。
No.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抑郁情绪和抑郁障碍,了解抑郁情绪和抑郁障碍的区别;
2.行为目标:学会如何应对抑郁情绪和抑郁障碍;
3.情感目标:找到积极的心理资源,提升心理自助和求助意识。
No.4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如何应对抑郁情绪和抑郁障碍。
2.难点:找到积极的心理资源,提升心理自助和求助意识。
02
【教学设计】
一、小薇的心事(10分钟)
二、和抑郁相处(15分钟)
活动一 当抑郁情绪出现时
活动二 抑郁情绪小剧场(备选)
活动三 当诊断为抑郁障碍时
三、抑郁复原因子(10分钟)
活动一 观看作品
活动二 画头像
活动三 抑郁复原因子
Part.1
小薇的心事
设计意图:通过“小薇的心事”引进本课主题,通过互动和讲解,让同学们初步认识抑郁情绪和抑郁障碍。
教师引入:欢迎各位同学来到温暖的心理课堂,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跟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她叫小薇,是一名高中生,最近她感到十分烦恼,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心事吧。
引导:请大家前后四人为一小分组,结合参考线索,讨论以下问题:小薇怎么了?
提问:刚刚老师注意到,有同学回答小薇emo了,有同学回答道小薇抑郁了,也有的小分队说觉得小薇得了抑郁症。老师想问问大家:抑郁症就是emo了吗?
引导:是的,正如同学所说,抑郁症和emo并不一样,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抑郁和抑郁症,听听抑郁的声音。
讲解:
①抑郁心境和抑郁障碍的区别抑郁心境/抑郁状态(Emo):指人情绪低落、精神颓废、没有奋斗目标、心情压抑。(抑郁情绪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情绪状态,大多数会被时间冲淡、在开心事件的刺激下或情绪得到发泄后恢复状态。)
②抑郁症/抑郁障碍(Depression):它以连续且长期的(两周以上)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心理上呈现低落、自卑、厌世、低价值感、强烈罪己感、乃至出现自残自杀念头。通常还会伴有胸闷、饮食睡眠异常、体重急剧变化等等躯体化症状。根据美国精神学会 DSM-5,如果你的情绪和身体出现这些改变中的 5-6 个甚至更多,且持续两周以上,那就可能是抑郁症。抑郁症的患病率很高,人群亦很庞大。
提问: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抑郁?(节选)
Part.2
和抑郁相处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任务、剧情演绎及教师讲解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应对抑郁情绪及抑郁障碍,树立心理自助和求助意识。
抽选角色卡牌:请各组派选一位同学代表本组抽取本次游戏的角色卡,抽选的角色代表本组同学本堂课的角色,将得到不同的活动任务!(一共两张卡牌,如班里有四组,每组派一人抽签,组内所有小分队都分到那一角色)
活动一:当抑郁情绪出现时
小组讨论完成专属任务,完成作业单第二部分的任务一。(节选)
活动二:抑郁情绪小剧场
(根据时间和实际情况备选)请同学扮演婷婷和小薇。
①饰演婷婷的同学:你会对处于抑郁情绪中的好朋友小薇说些什么呢?(请面对小薇说)
②饰演小薇的同学:你会怎么回应呢?好朋友的陪伴方式和话语会让你感到好一些吗?
讲解:如何与抑郁情绪相处。(节选)
活动三:当诊断为抑郁障碍时
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作业单第二部分任务二:小薇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想自杀”的念头,她勇敢地拜托爸爸妈妈带她去医院看医生,确诊为中度抑郁障碍。爸妈却说:“你只是想太多了”“没事别老是吓我们”“你可千万别告诉老师和同学”。
问:为什么小薇的父母会有这样的观点呢?/小薇听了这样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节选)
Part.3
抑郁复原因子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化技术,描绘了学生们心目中的抑郁和抑郁复原因子,让学生看到抑郁背后隐藏的积极因素,学会与抑郁共处。
活动一:参观上海市卫生中心举办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艺术展》中展出的插画师龟龟爬的作品,了解抑郁症患者眼中的抑郁。
讲解:抑郁是有功能的。抑郁的功能是什么呢?在抑郁中,我们会体验到更强烈的情绪痛苦,以及持续的动力丧失。情绪痛苦像疼痛一样,提示我们问题出在了哪里。(节选)
活动二:画头像。经过这节课,大家觉得抑郁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组成员在作业单第三部分为“抑郁”画一个头像,可以一起画也可以每个人都画一个。
活动三:抑郁的复原因子
如果世界上有一种“复原因子”,可以把你从“抑郁情绪”中解救出来,治愈你的坏情绪,你认为它会是怎样的呢?有人可能会觉得是友情、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是自己喜欢听的音乐,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是美食治愈了ta
教师小结:「抑郁就像一条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丘吉尔的名言如果还有后半句,我们还想说:纵使黑狗强悍凶猛,仍有服软和共存的可能。
03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兼具活动性和知识性,以“好朋友小薇”的心事引入,通过案例的讨论、对抑郁的常见误解的辨伪,知识点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抑郁情绪和抑郁障碍的区别,了解如何应对抑郁情绪和抑郁障碍。通过具像化的活动,让学生“看到”抑郁,“绘出”抑郁,看到抑郁的功能,找到“治愈”抑郁的“复原因子”,找到积极的心理资源。最后,以丘吉尔的名言续写为结尾。
「抑郁就像一条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丘吉尔的名言如果还有后半句,我们还想说:纵使黑狗强悍凶猛,仍有服软和共存的可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