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身体这种反应,说明你真的累过头了!正式命名的一个新病种。2015 年,美国国家医学研究所将慢性疲劳综合征重新命名为系统性运动不耐疾病(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 SEID)。但是“慢性疲劳综合征”这个名字更为通俗直白,所以在本文中,还是沿用。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无法用一般劳累和疾病状况解释的疲劳症状。目前,没有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慢性疲劳综合征。但患者在临床检查中,通常伴有发热、疼痛、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受损等非特异性症状。也就是说,当其他原因(包括药物副作用)不能解释患者身体的疲劳和其他症状时,可以考虑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判断是不是得了慢性疲劳综合征1. 通过临床评定的、无法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疲劳,这种疲劳是新发的或者有明确的发病时间、非先天性的、不是由于正在从事的劳动引起的,经过休息不能得到缓解,且患者的职业能力、受教育能力、社交能力及个人生活等各方面较患病前有实质性下降。2. 下述的症状中同时出现4项或4项以上,且这些症状已经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6 个月或更长时间:① 短期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不能集中;② 咽痛;③ 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疼痛;④ 肌肉酸痛;2. 下述的症状中同时出现4项或4项以上,且这些症状已经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6 个月或更长时间:⑤ 不伴有红肿的多关节疼痛;⑥ 头痛,但其发作类型、方式及严重程度与以前不同;⑦ 睡眠后精力也不能恢复;⑧ 体力或脑力劳动后疲劳持续时间超过 24 小时。3. 排除其他疾病或不良嗜好引起的慢性疲劳。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处于慢性疲劳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患者人群已从体力劳动者转向脑力劳动者,在互联网、医疗、媒体、科教等行业的从业者中比较常见,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但疲劳是一种主观感觉,难以用准确的词汇或语句来定义和描述,所以医学界目前也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但近年来研究人员陆续制定了多个疲劳评估量表,如:疲劳量表(FS-14)、健康状况问卷(SF-36)、心理判定量表(SCL90)等,我们也可以结合这些评估量表中的指标,来初步判断身体是否处于慢性疲劳状态。慢性疲劳是给身体的预警,它在提醒你——你的身体已经超过了正常的负荷。这时,如果你停下来多多休息,进行充分调整,就可以减轻对身体的伤害。若未引起重视,未及时休息调整,那么“小问题”可能会引发“大问题”,严重威胁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做好这几件事远离慢性疲劳1.作息规律,不熬夜,保证每天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2.合理安排时间,调整生活节奏,避免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和学习。3.避免久坐和大脑长时间高速运转,每工作或学习1小时,休息5-10分钟,可以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走一走,扭一扭脖子和腰部。4.保证晚上和周末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培养业余爱好。5.定时用餐,控制进食总热量,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少吃零食和夜宵。6.养成运动习惯,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每周进行2次以上的肌肉力量训练。7.学会释放压力,给负面情绪一个出口,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8.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健康。总之,身体是一个忠实可靠的“情报员”,当你感觉到身体较为疲劳时,一定要立即采取措施减缓疲劳,让身体恢复健康,千万不要因为忽视发展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