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好习惯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养成好习惯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资源简介

养成好习惯教育 主题班会课教案
设计背景:
通过与家长交谈、观察学生、与学生个体沟通,发现学生存在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因此,在适当的时间召开一次关于养成良好习惯的班会是当务之急。
初一年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存在着种种发展的可能性,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初二阶段的学生处在“心理性断乳期”。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容易激动、暴躁、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存在心理障碍等特征,又具有可塑性、主动、追求独立等特点。因此,此阶段既是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教育的关键期。学生对学习总是处于被动状态,而且大部分同学对未来还是感到茫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他们的发展。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养成好习惯的认识,让学生懂得,一个人的习惯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实际上小小的习惯会有巨大的影响,好的习惯可以使人走向成功,坏的习惯使人失败,习惯决定命运,为了我们的未来命运,必须养成好习惯。从现在开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难点:
明白习惯对人的影响以及不良习惯和良好习惯的表现。在实践上知道纠正不良习惯、建立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及方法。能够自己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实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习惯的图片、资料来说明习惯对命运的影响。学生因有好习惯而改变的实例——学生演讲。
活动流程:
一、听故事(课件展示)
让我们听听这样一个故事。(来自影响孩子生活的36个习惯)在印度和泰国到处都有一个荒谬的场景:一根小柱子和一根细链子可以托住一头重达数千公斤的大象。当大象还是小象时,驯象师用铁链把它拴在混凝土或钢柱上。不管小象如何挣扎,它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习惯了不挣扎,直到它变成了大象,可以轻易地挣脱链子。
师: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是什么力量束缚住了几吨重的大象?学生交流:是大象从小养成的习惯。
老师:小象被链子拴着,而大象被习惯拴着。可以看出,习惯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可以轻易地束缚体重数千公斤的大象。所以,我想问我们的同学,哪些行为属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
学生交流:习惯是我们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了一句话。(课件展示)让我们一起阅读:播放下一个动作并养成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你看,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以看出习惯是多么重要。在这节课上,让我们了解习惯,让好习惯与我们一起成长。
二、好习惯的重要作用
1.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课件展示)
看短片《国母宋庆龄——诚信品格一生相伴》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年轻时很贫穷,为了生活他在国外找工作。在一个冬天的下午,宋耀如裹着一件单薄的大衣,徘徊在寒冷的街头,他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可是还没有找到工作,并且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他正站在马路上发呆,突然一辆马车猛跑过来,宋耀如躲闪不及,被马车撞伤了。
马车的主人非常善良。他不仅把他带回家请了医生,还派人来照顾他。生病后,他为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宋耀如诚实勤劳。他深受老板的喜爱,很快就给了他更多的钱。很快宋耀如就有钱了。
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很大,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要养成诚实善良的品德,这样对人对已都有好处。宋耀如的二女儿宋庆龄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从小就诚实、善良、守信。
老师:读完这个故事后,谁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这则故事让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学生交流并分析他们的习惯,教师适时发表评论:
师:你们看,名人的成功源于从小养成的一点一滴的好习惯。所以说,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同学养成好习惯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在细节上多下功夫。
古往今来,在各个国家,无数名人因为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而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的同学还知道哪些名人故事?来吧,告诉我们。
学生交流。
2.36个好习惯
教师课件出示:《影响孩子一生的36个好习惯》
做人的习惯
做人的教育,实际上是培养孩子为人的正确态度和品格。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的为人态度和品格进行教育,孩子无疑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与人交往。
诚信、礼貌、爱心、乐观、理财、自信、坚强、谦虚、宽容、负责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知识经济社会中,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做事的习惯就是要培养孩子适应劳动世界变化的综合能力,包括社会行为技能和个人素质。
有计划地工作,热爱劳动,珍惜时间,自主选择,自我反思,自我管理,抵御挫折
学习的习惯
学习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孩子们将继续经历一个学习、工作、积累经验和再次学习的循环过程。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如何使用自己的智力。换句话说,只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智力低下的孩子也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和工作成绩。
耐心、专注、观察、记忆、思考、想像、创造、勤奋、预习、复习、阅读、质疑、自我激励
沟通习惯
一个孩子必须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共同工作。与人交流包括关心、聆听、合作、分享等。它要求孩子学会用和平的、对话的、协商的、非暴力的方法处理矛盾,解决冲突,这对于人际之间、群体之间都是适用的。
与他人交流、倾听他人、与他人分享、与他人合作、幽默、感激影响孩子生活的好习惯。作为父母,他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们营造这种氛围。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老师:我真的不知道。生活中我们需要有很多好习惯。我相信很多学生都会在心里说,我也想成功,但我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可能是我们已经有的坏习惯。找到并纠正它们是我们必须采取的第一步。
三、坏习惯你有多少?
让学生谈论他们的习惯并在黑板上写字。演讲结束后,学生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分类,将其分为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并总结了好的和坏的习惯。
师:以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谈谈下面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
1.到处乱扔垃圾,不要把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
2、值日、清洁劳动不认真,应付了事。
3.在自学课上玩耍,多说话,不要集中精力学习。
4、不看书不预习不复习,每天只是应付作业,抄袭作业。
5.早上上学迟到的原因:“起床晚”;“某物”;“我在找他,他不在我身边”??
6、不戴红领巾,跑操不好,不喊口号。
小组讨论,学生发言。及时进行指导和评论。在说话的过程中,强调好习惯和坏习惯的影响,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纠正坏习惯和建立好习惯。坏习惯可能是我们通往成功之路的绊脚石,可能是我们人生之舟驶向成功彼岸的礁石,也可能是我们长途旅行时鞋子里的细沙。
师:也许有的同学会说:“这些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小题大做啊?”有的学生为此打架斗殴,上网等。
老师:近年来,一些公民在旅游活动中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噪音大、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排队、涂鸦、衣服不整洁”等普遍存在的现象被一些海外媒体概括为中国游客的“常见病”。一些海外旅行社和酒店甚至拒绝接待中国旅游团队。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个人形象,也损害了国家形象。
而在我们身边,因不良陋习引发的青少年犯罪案例更是屡见不鲜。
学生们谈论由坏习惯引起的犯罪。相比之下,他们知道习惯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坏习惯会伤害人们一生。
师:这样看来,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坏习惯的危害。希望同学们从小事做起,坚决杜绝坏习惯,因为它会让我们受害终身。
四、 学习如何养成好习惯
1、师:人生仿佛就是一场好习惯与坏习惯的拉锯战,要想创造成功的人生,就得让我们生活中的好习惯的比例与日俱增,坏习惯一天天变少。那么,如何养成好习惯呢?你有高招吗?(谁来说说自己好习惯养成的经历?)
学生的沟通(形成良好习惯的方法和经验)
2、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自信演讲》
每周的班会从班上挑选学生,改变他们的习惯,成为自信和优秀的学生,并为鼓励学生进步树立榜样。3.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这些沟通方法。请看屏幕
做事要有计划性;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做事持之以恒;做事不找借口。师:同学们,光说不做是没有用的,关键要拿出行动,要有恒心。老师希望咱们同学能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正确的是非荣辱观,用高尚的追求为我们的人生导航。
五、 班主任的认知
同学们,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让我们都能从身边小事做起,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克服阻碍自己发展的陋习,搭上养成教育的翅膀,身披一份努力,心系一份执着,让好习惯点燃我们的心灵之灯,伴随我们健康成长。
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有益于我们的一生,而坏习惯则有害无穷。通过这次班会,学生们意识到习惯对一个人非常重要。班上的学生开始变了。当他们做事时,他们做事不是根据自己的气质,而是通过考虑别人,知道自己不想对别人做的事实。这个班级和谐团结。我开始努力学习,我的家庭作业也很认真。课前我做了积极的准备。在自学课上,我全神贯注地做作业,没有抬头和说话。
好习惯改变了学生,凝聚了班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