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多变的天气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分辨天气和气候的概念;2、能够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且能根据风向图,辨别风向。3、用实际案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树立绿色环保的生态意识。【重点】1、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的分辨;2、常用的天气符号和风向的识别。【难点】1、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的分辨;2、风向的识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天气,请你来判断一下,下列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天气呢?天气变化多样,日常我们可以通过天气预报进行了解,那到底什么是天气?天气对我们生活生产有哪些影响?我们通过这一节课来了解一下多变的天气。一、天气及其影响1、根据天气图片,归纳出天气的描述词和特点,总结出天气的概念,即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时刻在发生变化。2、提问:天气可以预报,那气候需要预报吗?展示气候的定义,即某一个地区一年或某个季节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随后介绍气候的两大描述要素:气温和降水。3、对比总结天气和气候的差异,可从时间、变化和描述词方面进行归纳。再展示练习,学生自主分析辨别两者概念。4、提问:我们时常关注天气预报,是因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那天气可以带来哪些影响?分别展示天气与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和战争等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承转:我们了解到天气可以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那明天的天气是如何的?我们怎样来预报明天的天气呢?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展示天气预报视频,提问天气预报通常会播报哪些内容?可总结出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情况。2、展示卫星云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判别图中的不同颜色代表的地理事物,可得出:白色-云区;绿色-陆地;蓝色-海洋。3、展示常用的天气符号,结合生活常识进行天气符号的辨别,并给5分钟进行速记活动。4、展示风的描述方面:风向和风力。展示风向标,分别讲解风力大小和风向的判断方法,并进行风力风向的判读练习。5、展示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分布图,以一两个城市为例进行天气播报方式,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天气播报。(承转:我们大致了解了天气是如何播报的,在实际生活中,天气预报除了播报阴晴雨雪外,还会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空气质量又是什么?它和我们有何联系呢?)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展示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状况图表,让学生直观了解并归纳出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的结论,并了解空气质量的好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提问:联系生活实际,我们人类有哪些活动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我们可以如何改善空气质量呢?教师可展示相关材料,小组讨论,可请代表进行发言。教师总结归纳:①农业方面:焚烧秸秆—回收秸秆,可作为肥料、饲料;②交通方面:汽车尾气排放—发展公共交通、发展新能源、超前规划道路建设。四、总结引导学生回忆梳理本节学习内容。【板书设计】3.1 多变的天气一、天气及其影响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2、天气对人类的影响二、明天的天气是怎样1、卫星云图:白色-云区;绿色-陆地;蓝色-海洋2、常见的天气符号3、风的判别:风力和风向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空气质量的级别2、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3、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