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4自然灾害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2.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3.运用地图分析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4.了解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主要工作及不同灾害的避灾方法。二、重点和难点1.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和成因。2.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认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三、教材设计思路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也是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考虑的基本地理条件。由于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较难,课程标准相对简单地要求“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本条标准以“了解”作为行为目标,旨在从培养防灾、减灾意识出发,要求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灾害频发这一地理国情。教材紧扣课标的要求,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第一,在认知程度上把握“了解”;第二,在认知内容上立足“中国”;第三,在认知方法上从“身边”入手。教材按照认知逻辑,依次安排了自然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防灾减灾三个方面内容。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播放自然灾害视频。问题引领:1.视频中提到了哪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2.这些自然灾害有什么共同特征。(转承)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自然灾害的特征与分布,了解防灾、减灾、避灾的知识。【讲授新课】学生活动一:区分“天灾”和“人祸”。方法指引:阅读课本54-55页问题引领: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B.化工厂废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气味.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火灾。D.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瞬时大风刮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自然灾害的定义要同时符合自然异变和造成损失两个特征。(转承)你知道我国的常见自然灾害是怎么分类的吗?找一找:自然灾害的分类。方法引导:阅读课本54-55页。问题引领:自然灾害分为哪两大类,主要包括的自然灾害的类型。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自然灾害可分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指异常天气造成的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读一读:我国2013年自然灾害事件。 问题引领:阅读我国2013年自然灾害事件,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次高、危害大的特点。学生活动二:读图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方法引导: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和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图。问题引领:1.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找出我国洪涝、台风、干旱的频发地区并结合我国降水分布图分析原因。 2.读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找出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并结合我国地形图和地震分布图分析原因。小组讨论完成表格:教师小结: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受夏季风影响最大的我国东南沿海;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降水最多的南方地区;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但需水较大的华北地区。(转承)面对我国种类多、分布广、频发的自然灾害,我们如何防灾减灾?学生活动三: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举措。方法引导:读课本图2.50、图2.51和图2.52并阅读相关文字。问题引领:1.我国采取了哪些主要的防灾减灾措施? 2.我国的制度在救灾中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修建大量的防灾工程,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当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转承)面对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等),你有什么避灾方法?议一议:说说你所知道的避灾方法。小组讨论回答:......课堂小结:我们需要了解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和成因,更需要知道,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如何防灾、减灾和避灾。 五、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