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课件+视频)-【中职名师课堂】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备课示范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课件+视频)-【中职名师课堂】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备课示范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Speaker name and title
www.islide.c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0课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互鉴
10.2 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依据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现象。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能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职业精神】初步认识职业发展环境的复杂性,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顺境和逆境,了解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方法,知道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对职业发展的意义。
【健全人格】理解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健康成长的意义。
【公共参与】知道人民的主体地位,懂得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和公共精神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2
3
目录
01
世界文明多样性
02
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5
世界文明多样性
01
(四川九寨沟)
(敦煌莫高窟)
(普罗旺斯与蓝色海岸)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不竭动力”
——习近平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讲话
一、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文化具有民族性
不同民族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
构成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文化具有多样性
注意: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
多样性强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多元化强调性质的不同(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腐朽文化)
1. 含义
3.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 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 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 每一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
④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2.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2)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①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注意:①不能说各种文化一律平等,而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②认同的只能是本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是尊重和理解。
③各国文化无优劣之分。
11
(1)“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 绚丽多彩的文明。 每一种文明都彰显着 思想之美、生活之美、创造之美,都有其 独特意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
(2)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交流互鉴交融的历史,各国各民族面对多样的文明,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我国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2021年11月,中国刺绣展在波兰多个城市举办。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为波兰民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欣赏中国艺术的窗户,受到当地民俗专家和中国文化爱好者的欢迎,被誉为“世界艺术瑰宝”。可见,这些作品
①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
③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
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
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02
(1)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2)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本民族)
(3)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对世界)
1.文化交流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2.如何进行文化交流
原则: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态度:②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总: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1)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2)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
(3)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3.文化交融的原因
(1)对本国而言: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2)对世界而言: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4.文化交融的意义(重要性)
(1)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2)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
(3)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5.如何推动文化交融(措施)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内涵 指的是发生于两个或者多个具有文化源差异显著的关系之间的交流。 是指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以其传统文化为基础,根据需要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
表现 文化交流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文化的有无,促进文化发展与丰富。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得文化得以传播。 文化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难分你我。文化交融更多的是指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侧重 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量变) 侧重的是文化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甚至是冲突碰撞之后的发展升华,推动文化的发展,产生新文化的过程。(质变)
意义 促进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文化交流间接促进文化发展,而文化交融本身就是文化发展与创新。
联系 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建立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的。
(1)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与世隔绝,都不能故步自封,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在同外来文化的交流互动中丰富发展我国文化。
(2)一平等相待,尊重包容。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应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3)兼收并蓄,辩证取舍。应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做到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4)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发展。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梨俱吠陀》《源氏物语》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等发明创造……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
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
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谢谢
2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