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药学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年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药学类)

资源简介

四川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统一考试大纲
药学类
(2019年版)
一、考试科目及分值比例
专业综合卷满分为3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科目及分值比例如下:
解剖学基础 约25%
生理学基础 约20%
病理学基础 约15%
药理学基础 约10%
护理学基础   约30%
二、试卷结构
1.考试题型及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 50%
判断题 10%
填空题 15%
名词解释 10%
简答题 15%
2.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比例
重点内容(大纲内容用 表示) 约80%
非重点内容 约20%
3.试卷难易比例
容易 约40%
较易 约30%
中难 约20%
较难 约10%
考试范围及要求
【解剖学基础】
[第一章 细胞与基本组织]
第一节~第五节(不作要求)
[第二章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 骨和骨连接
一、概述。骨的分类。骨的构造。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骨连结。
二、躯干骨及其连结。椎骨的一般形态。颈椎、胸椎、腰椎和骶骨的主要形态特点。椎骨的连结,椎间盘的组成。脊柱的整体观和功能。胸骨和肋的形态。肋弓的形成。胸廓的组成。
三、颅骨及其连结。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名称。颅底内面和颅侧面的主要形态结构。骨性鼻腔外侧壁的形态结构。
四、上肢骨及其连结。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形态。肩关节和肘关节的组成、构造特点和运动。
五、下肢骨及其连结。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形态。骨盆的组成和分部。男女骨盆的区别。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组成、构造特点和运动。
六、临床常用的骨性标志。
第二节 骨骼肌
一、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肋间肌的位置和作用。
二、膈的位置、形态和作用,膈的裂孔及其通过的结构。
三、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位置、层次、纤维方向和作用。腹直肌鞘的构成。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内容物和临床意义。
四、头肌的分布。主要面肌和咀嚼肌的名称。
五、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前臂肌、手肌的分群和作用。
六、下肢肌的分布和分群。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
七、全身的主要肌性标志。
[第三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上、下消化管的概念。
第二节 消化管
一、咽峡的构成,舌的形态和舌乳头的功能,颏舌肌的作用。
二、牙的形态、构造、牙式及牙周组织。
三、咽的位置、分部和交通以及腭扁挑体的位置。
四、食管的分部及狭窄部位。食管与上颌中切牙的距离。
五、胃的位置、形态分部。
六、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位置和分部,空肠和回肠的区别。
七、大肠的分部,盲肠和结肠的形态特点,盲肠与阑尾的位置,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回盲瓣的形态、位置及作用。
八、结肠的分部。直肠的位置、弯曲和肛管粘膜的形态特点。
第三节 消化腺
一、消化腺的组成。
二、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位置及腮腺管的开口部位。
三、肝的位置和形态,胆囊的位置、形态和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四、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五、胰的位置、形态和胰管的开口部位。
第四节 腹膜
一、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
二、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三、大网膜的位置和功能,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系膜的名称。
四、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第四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概述
呼吸道的组成和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第二节 呼吸道
一、鼻腔及鼻粘膜的分部,鼻旁窦的名称及其开口部位。
二、咽(从略)
三、喉的位置及喉软骨的名称,喉粘膜的形态特点。
四、气管的位置,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及临床意义。
第三节 肺
一、肺的位置和形态。肺的分叶。
二、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第四节 胸膜与纵隔
一、胸膜与胸膜腔的概念,壁胸膜的分部。
二、肋膈隐窝的概念,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三、纵隔的概念和分部。
[第五章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和位置,肾的被膜。肾的一般结构。
第二节 输尿管道
一、输尿管的行程、分部和狭窄。
二、膀胱的位置、形态和分部。膀胱三角的位置、粘膜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三、女性尿道的特点。
[第六章 生殖系统]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一、男性内生殖器的组成。
二、睾丸的位置和形态。
三、附睾的位置和形态。
四、精索的概念。
五、附属腺的名称和前列腺的形态及位置。
六、男性尿道的分部、弯曲和狭窄。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一、女性内生殖器的组成。
二、卵巢的位置和形态。
三、输卵管的位置和分部。输卵管结扎的理想部位。
四、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
六、阴道后穹隆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第三节 乳房和会阴
[第七章 脉管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脉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二、体循环与肺循环的概念
第二节 心脏
一、心的位置、外形及各心腔的形态结构。
二、心传导系统的组成。
三、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和主要分支及其分布范围。
四、心包的构成和心包腔的概念。
五、心的体表投影
第三节 血管
一、动脉韧带的位置及其形成。
二、主动脉的起始和分部。主动脉弓的分支。
三、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
四、上肢动脉主干的名称。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
五、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的起始、主要分支和分布。
六、肾动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的来源。
七、髂内动脉的主要分支。下肢动脉主干的名称。
八、上腔静脉的合成和收集范围。
九、颈外静脉的位置。
十、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及临床意义。
十一、下腔静脉的合成和收集范围。
十二、大隐静脉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及临床意义。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
十三、肝门静脉的合成、收集范围、主要属支及其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及临床意义。
第四节 淋巴系统
一、淋巴系统的组成。
二、胸导管及右淋巴导管的合成、注入部位和收集范围。
三、全身主要淋巴结群的名称和位置。
五、脾的位置和形态。
[第八章 感觉器]
第一节 视器
一、视器的组成。
二、眼球壁的层次,各层的分部及形态结构。
三、眼球内容物的名称和作用。
四、房水循环的途径。
五、结膜的分部。
六、泪器的组成和鼻泪管的开口部位。
七、眼球外肌的名称和作用。
第二节 前庭蜗器
一、前庭蜗器的组成。
二、外耳道的组成。鼓膜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三、中耳的组成。鼓室各壁和听小骨的名称。
四、咽鼓管的交通、功能及小儿咽鼓管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五、内耳的组成。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分部。内耳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第九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神经系统的分部和常用术语。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灰质、白质的位置和分部,白质内主要纤维束的名称和作用。
二、脑的位置和分部。
三、脑干的组成,脑干内主要神经核团的名称和性质、主要纤维束的名称和功能。
四、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功能。
五、间脑的位置、分部及背侧丘脑腹后核的功能,下丘脑的组成。
六、大脑半球各面的主要沟、回和分叶,大脑皮质主要机能区的定位。
七、基底核的名称及新、旧纹状体的概念,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八、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蛛网膜下隙和硬膜外隙的概念。
九、大脑前、中、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来源和分布范围以及大脑动脉环的组成。
十、脑脊液的产生部位及循环途径。
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
一、脊神经的组成。颈丛、臂丛、腰丛、骶从的主要分支与分部。
二、12对脑神经的名称及其主要分。
第四节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
一、神经传导通路的概念。
二、牵涉痛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
一、垂体的位置和分部。
二、甲状腺的位置和形态。
三、甲状旁腺的位置和形态。
四、肾上腺的位置和形态。
【生理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生理学的概念。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兴奋性的概念,反应形式--兴奋与抑制)。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机体与外环境的和谐平衡。
二、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三、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分类(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概念,特点、生理意义)。
四、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反馈作用(反馈、负反馈、正反馈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单纯扩散。
二、易化扩散(通道易化扩散与载体易化扩散的概念与特点)。
三、主动转运(主动转运的概念,Na+-K+泵的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节 细胞膜的受体功能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概念,极化、去极化、复极化和超极化的概念)。
二、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概念,动作电位特点)。
第四节 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功能
一、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和与Ca2+的关系)。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
[第三章 血液]
第一节 概述
一、血量和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的概念和正常值)。
二、血液的理化性质(pH值)。
第二节 血浆
一、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
二、血浆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的形成,等渗溶液的概念以及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
第三节 血细胞
一、红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与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原料与影响红细胞成熟的主要因素,贫血概念)。
二、白细胞(白细胞的分类、正常值与功能)。
三、血小板(血小板的正常值与基本功能)。
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血液凝固的概念,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
一、ABO血型系统(血型的概念,ABO血型的分型原则及临床测定方法,ABO血型与输血的关系。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及其意义)。
二、Rh血型系统(分型)。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一、心脏的泵血及心音(心动周期、心率的概念,搏出量和心输出量的概念、正常值)。
二、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生理特性(正常起搏点、窦性心律和异位心律的概念,兴奋在心脏内传导的顺序)。
三、心电图(心电图的概念)。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一、动脉血压(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概念、正常值及动脉血压稳定的生理意义;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二、微循环的组成及功能(微循环的概念及其组成,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和功能)。
三、静脉血压与血流(中心静脉压的概念、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影响静脉血流的因素)。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心血管中枢,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和作用;降压反射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二、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血管紧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作用)。
[第五章 呼吸]
第一节 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原理(呼吸的概念及基本环节;呼吸运动的概念,平静呼吸、用力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的概念)。
二、肺容量和肺通气量(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的概念,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的概念)。
第二节 气体的交换和运输
一、决定气体交换的因素(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概念)。
二、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O2的运输(O2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
二、CO2的运输(CO2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呼吸中枢概念,呼吸的基本中枢--延髓)。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血中O2分压、CO2分压和H+浓度的变化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途径)。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 消化
一、口腔内消化(唾液的成分及其作用)。
二、胃内消化(胃液的成分及作用,胃的运动形式胃排空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三、小肠内消化(小肠的运动形式和分节运动的概念,胰液与胆汁的成分及各种成分作用)。
四、大肠的功能和排便
第二节 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小肠在吸收中的作用)。
第三节 消化器官功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消化器官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不作要求)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体温
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体温的正常值及其生理波动——昼夜、性别、年龄、其它因素)。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散热的主要方式——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及临床应用)。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放]
第一节 尿生成的过程
一、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球滤过率的概念和正常值)。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概念,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部位和特点,肾糖阈的概念和正常值及其与尿糖的关系)。
第二节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滤过膜、有效滤过压和肾血浆流量)。
二、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小管液溶质浓度,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第三节 尿液及其排放
一、尿液(正常尿量、多尿、少尿和无尿的概念)。
[第九章 感觉器官] (不作要求)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二、突触传递的特征。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特异性投射系统。(不作要求)
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不作要求)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不作要求)
四、痛觉(不作要求)。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二、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不作要求)
三、小脑的功能。(不作要求)
五、基底神经核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不作要求)
六、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不作要求)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功能)。
二、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不作要求)
第五节 脑的高级功能。(不作要求)
一、概述。
二、条件反射。
三、脑电活动。
四、觉醒与睡眠。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一节 概述
一、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概念。
二、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及其共同特征。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下丘脑调节性多肽的概念及其生理作用)。
二、腺垂体(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生长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三、神经垂体(神经垂体激素的作用)。
第三节 甲状腺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不从要求)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不从要求)
第四节 胰岛
一、胰岛素(胰岛素生理作用)。
二、胰高血糖素(不作要求)
第五节 肾上腺。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分泌的调节)。
[第十二章 生殖] (不作要求)
第一节 男性生殖
一、睾丸的生精功能。
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三、睾丸功能的调节。
第二节 女性生殖
一、卵巢的生卵功能。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三、月经周期。
【病理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病理学的概念及内容。(不作要求)
病理学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不作要求)
病理学的研究和观察方法。
病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 疾病概论]
健康与疾病:概念。
病因学概述:疾病发生的原因。
发病学: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第三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细胞、组织的适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概念及类型。
二、细胞、组织的损伤:变性的概念,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概念及病理变化;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凋亡。(不作要求)
三、损伤的修复:修复及再生的概念,组织的再生能力,组织的再生过程;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结构及功能;创伤愈合:类型及特点,骨折愈合的过程;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四、护防原则
[第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充血与淤血:充血的概念;淤血。
二、出血:概念,原因及类型,病理变化,后果,防护原则。
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及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血栓形成的过程和类型,血栓的转归,对机体的影响,防护原则。
四、栓塞:栓塞及栓子的概念,栓子运行的途径,栓塞的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防护原则。
五、梗死:梗死的概念,原因和条件,类型,影响和结局,防护原则。
[第五章 炎症]
炎症的概念,原因。
炎症局部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炎症的类型及病变变化。
炎症结局。
防护原则。
[第六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水、钠代谢紊乱:脱水的概念,类型,防护原则;水中毒的概念,原因和发病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护原则。
二、水肿:概念,发生机制,临床病理联系,对机体的影响,防护原则。
三、钾代谢紊乱:低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和发生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护原则;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和发生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护原则。
[第七章 酸碱平衡紊乱]
一、酸碱平衡常用的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二、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各型酸碱中毒的概念、原因和机制、机体的代偿调节、指标变化、对机体的影响、防护原则。
[第八章 发热]
发热的概念。
发热的原因及发生机制:发热的原因,内生致热源。
发热的分期:分期及特点。
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改变。
发热的防护原则。
[第九章 缺氧]
一、缺氧的概念,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二、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类型、原因及血氧变化特点。
三、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呼吸系统的变化,循环系统的变化,血液系统的变化,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组织细胞和代谢的变化,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四、防护原则。
[第十章 休克]
一、休克的概念、病因和分类。
二、休克的发展过程:各期微循环变化特点、临床表现。
三、休克时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变化。
四、休克的防护原则。
[第十一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DIC的概念、原因和发病机制。
二、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三、DIC的分期和分型。
四、临床表现。
五、防护原则。
[第十二章 肿瘤]
肿瘤的概念。
肿瘤的特性:肿瘤的形态和结构,分化与异型性,生长,扩散,分级和分期。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命名原则,分类,癌与肉瘤的区别。
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和原位癌的概念。
常见肿瘤举例:上皮组织肿瘤、间叶组织肿瘤。(不作要求)
肿瘤的病因及发生机制。(不作要求)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及防护原则。(不作要求)
[第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重要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防护原则。
二、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类型、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缓进型高血压的分期、病变特点及临床联系,防护原则。
三、风湿病:风湿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各器官病变: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变,风湿性动脉炎,风湿性脑病;防护原则。
四、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的概念,病因、诱因与分类,发生机制,机体的代偿反应,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防护原则。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
  一、肺炎:大叶性肺炎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分期及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小叶性肺炎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和并发症;间质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概念;慢性支气管炎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肺气肿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类型,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四、呼吸系统常见肿瘤:鼻咽癌、肺癌。(不作要求)
五、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的概念,原因及发生机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防护原则。
[第十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慢性胃炎:概念,类型。
二、消化性溃疡: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及并发症,防护原则。
三、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的概念,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变特点,防护原则。
四、肝硬化:肝硬化的概念;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坏死后性肝硬化的病因、病理变化;防护原则。
五、消化系统常见肿瘤: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防护原则。(不作要求)
六、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的概念,病因与分类,发生机制,诱因,防护原则。
[第十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
一、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防护原则。
二、肾盂肾炎:肾盂肾炎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防护原则。
三、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的概念;急性肾衰的原因和分类,发病机制,发病过程及功能代谢变化;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病因、发生机制,功能代谢变化;尿毒症的概念,发病机制,功能代谢变化;防护原则。
[第十七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一、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慢性宫颈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及类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概念,子宫颈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肉眼类型)、临床病理联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概念,巧克力囊肿的概念;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概念及类型;子宫内膜腺癌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子宫平滑肌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滋养层细胞疾病:葡萄胎的概念、侵袭性葡萄胎的概念、绒毛膜上皮癌;卵巢肿瘤:浆液性肿瘤和黏液性肿瘤的类型;防护原则。
二、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增生症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前列腺癌。(不作要求)。
三、乳腺疾病: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防护原则。(不作要求)
[第十八章 传染病]
一、结核病:结核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转化规律;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和结局;继发性肺结核病各型的病变特点及临床联系;血源性结核病;肺外结核病;防护原则。
二、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慢性细菌性痢疾;中毒型细菌性痢疾;防护原则。
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和并发症,防护原则。
四、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结局,防护原则。
五、常见性传播性疾病:淋病的概念,病因及传播途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尖锐湿疣的病因及传播途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梅毒的病因及传播途径,基本病变,后天梅毒(分期),先天梅毒;艾滋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传播途径,病理变化;防护原则。
【药理学基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绪言
一、药理学的概念、性质和任务。
二、如何学好药理学。
第二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的作用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类型
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三、药物作用机制(不作要求)
第三节 机体对药物的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跨膜转运(不作要求)
(二)药物的吸收及影响因素
(三)药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四)药物的代谢及影响因素
(五)药物的排泄及影响因素
二 、药物的动态过程(不作要求)
第四节 影响药物的作用的因素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二、药物方面的因素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物]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抗微生物药物的用药护理原则
第二节 抗生素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的抗菌谱,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二、头孢类抗生素的抗菌谱、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种类、抗菌谱、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谱
五、四环素和氯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及注意事项
六、林可霉素及万古霉素的临床首选感染疾病
第三节 化学合成抗微生物药物
一、喹诺酮类的抗菌谱及不良反应
二、磺胺类、甲氧苄啶的抗菌谱、临床使用及不良反应
三、硝基咪唑类的抗菌谱及主要临床应用
第四节 抗结核、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一、一线抗结核药物分类,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二、抗真菌药物分类
三、抗病毒药
第五节 消毒防腐药物(不作要求)
[第三章 抗寄生虫药物] (不作要求)
[第四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 (不作要求)
第一节 概述(不作要求)
第二节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不作要求)
[第五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一、苯二氮卓类:常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比较
二、巴比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三、其他镇静催眠药(不作要求)
第二节 抗癫痫药
一、苯妥英钠的主要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乙琥胺、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的首先治疗癫痫分类及主要不良反应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物
一、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的主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二、抗躁狂药和抗抑郁药 (不作要求)
第四节 镇痛药
一、常用镇痛药
(一)阿片生物碱类:吗啡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二)人工合成类镇痛药:哌替啶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三)其他镇痛药的临床应用
二、药物依赖性的一般防治方法
第五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概述
二、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三、解热镇痛抗炎的复方制剂
第六节 中枢兴奋药物
一、大脑皮质兴奋药物咖啡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尼可刹米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第六章 麻醉药]
第一节 局部麻醉药物
一 、概述(不作要求)
二 、常用的局麻药物
(一)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
(二)丁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的临床应用
[第七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概述
一、传出神经系统分类(不作要求)
二、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类型及生理效应(不作要求)
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第二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和抗胆碱酯酶药
一、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云香碱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二、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胆碱能危象的概念
第三节 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阿托品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二、琥珀胆碱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处理
第四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物
一、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麻黄碱和多巴胺与肾上腺素的临床使用
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间羟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的比较
三、异丙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观察
第五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一、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二、β受体阻断剂的分类、作用、临床应用。
[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药物 ]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
一、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分类(不作要求)
二、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利尿药;β受体阻断剂类药物;钙通道阻断剂分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的药理作用三、其他抗高血压药物(不作要求)
第二节 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一、正性肌力药
(一)强心苷: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二)非苷类正性肌力药
二、其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不作要求)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
一、概述
(一)心律失常的种类和主要发生机制(不作要求)
(二)抗心律失常药基本作用和分类
二、常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第四节 抗心绞痛药
一、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二、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的作用
三、钙通道阻滞药
第五节 调血脂药(不作要求)
[第九章 血液系统和造血系统药物]
第一节 维生素K、氨甲苯酸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第二节 肝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第三节 尿激酶、链激酶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第四节 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的临床应用
[第十章 利尿和脱水药 ]
第一节 利尿药
一、常用利尿药物分类,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第二节 脱水药
一、甘露醇的临床应用。
[第十一章 抗过敏反应药 ]
第一节 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二节 其他(不作要求)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药物 ]
第一节 沙丁胺醇、氨茶碱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的平喘作用
第二节 中枢性镇咳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三节 祛痰药物(不作要求)
[第十三章消化系统药物 ]
第一节 促消化药物(不作要求)
第二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H2受体阻断剂的药物分类,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分类
第二节 胃黏膜保护药分类
[第十四章 激素类及有关药物 ]
第一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一、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二、盐皮质激素(不做要求)
三、性激素(不做要求)
四、计划生育药物(不做要求)
第二节 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一、甲状腺激素(不作要求)
二、抗甲状腺药物的分类
第三节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一、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胰岛素抵抗的概念
二、口服降糖药的分类
【护理学基础】
[第一章~第五章](不作要求)
[第六章 医院与住院环境]
一、医院的任务。
二、门诊、急诊的护理工作。
三、病区物理环境的管理;铺床法。
[第七章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一、患者入院的护理:入院程序;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二、患者出院的护理。
三、运送患者法(轮椅运送法及平车运送法):目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八章 患者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一、卧位的性质;各种卧位的姿势及临床意义。
二、帮助患者更换卧位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使用各种保护具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第九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清洁、消毒、灭菌
1.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2.常用物品的清洁法。
3.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燃烧法、煮沸消毒法、压力蒸汽灭菌法)的适用范围、方法及注意事项;监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方法;光照消毒的适用范围、方法及注意事项;生物净化法。
4.化学消毒灭菌法:常用化学消毒灭菌的方法;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二、无菌技术
1.无菌技术的概念和操作原则。
2.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使用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及无菌包、取用无菌溶液、铺无菌盘、戴无菌手套。
三、隔离技术
1.隔离的概念;隔离区域的设置和划分;隔离消毒原则。
2.隔离技术操作方法:口罩的使用、手的消毒、穿脱隔离衣、避污纸的使用。
四、供应室工作
1.供应室的设置;在污染区、清洁区及消毒灭菌区的工作内容。
[第十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一、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体温的正常值及生理变化;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体温计的种类和构造,体温计的清洁消毒法和检查法;测量体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脉搏的评估及护理:脉搏的正常值及生理变化;异常脉搏的评估;测量脉搏的方法。
三、呼吸的评估及护理:呼吸的正常值及生理变化;异常呼吸的评估;测量呼吸的方法。
四、血压的评估及护理:血压的正常值及生理变化;异常血压的评估;血压计的种类和构造;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五、体温单的填写方法。
[第十一章 患者清洁的护理]
一、口腔护理: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常用漱口溶液及其作用。
二、头发护理:目的;床上梳头的方法;床上洗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灭头虱、虮的药液及方法。
三、皮肤护理:沐浴法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压疮的概念,压疮发生的原因及易发部位,压疮的分期,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四、卧有患者床整理法及更换床单法。
五、晨晚间护理的目的和内容。
[第十二章 饮食护理]
一、医院饮食的种类、适用范围、原则及用法。
二、饮食护理。
三、鼻饲法:概念、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出入液量记录:目的、内容和要求、记录方法。
[第十三章 冷热疗技术]
一、冷疗技术:作用及种类、禁忌证、各种冷疗法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热疗技术:作用及种类、禁忌证、各种热疗法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十四章 排泄护理]
一、排尿护理:正常及异常尿液的评估;排尿异常(尿失禁和尿潴留)的评估;尿失禁和尿潴留患者的护理;导尿术的概念、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导尿管留置法的概念、目的、操作方法,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
二、排便护理:正常及异常粪便的评估;排便异常(便秘、腹泻、大便失禁)的评估;腹泻、大便失禁、便秘患者的护理;各种灌肠法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肛管排气法的目的及操作方法。
[第十五章 药物疗法]
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药疗原则;给药途径;医院常用的外文缩写及中文译意。
二、口服给药法:取药方法、发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雾化吸入疗法:超声波雾化吸入疗法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注射法:注射原则;注射器和针头的构造;药物抽吸法;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法的概念、目的、部位、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五、药物过敏试验法: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临床表现及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青霉素过敏试验液配制、试验方法及结果判断。
其它药物过敏试验方法及过敏反应的处理:链霉素过敏试验方法及过敏反应的处理;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方法、结果判断、阳性患者脱敏注射法。
[第十六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一、静脉输液法:目的及常用溶液;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输液速度的计算;输液故障的处理。输液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二、静脉输血法:目的;血液及其制品;输血前准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输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第十七章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
一、护理安全控制(不作要求)
二、护理职业防护
[第十八章 标本采集]
一、标本采集的原则。
二、标本采集法:血标本采集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尿标本、粪便标本、痰标本、咽拭子培养标本采集的目的及操作方法。
[第十九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技术]
一、危重患者的护理: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
二、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
1.吸氧法:供氧装置;氧气吸入的浓度,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吸氧的注意事项。
2.吸痰法: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洗胃法:目的、常见药物中毒的灌洗溶液和禁忌药物及注意事项。
[第二十章 临终护理]
一、死亡过程的分期及其表现。
二、临终患者的护理: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临终患者的躯体支持性护理。
三、尸体护理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二十一章 病案管理及护理相关文件记录]。(不作要求)
一、病案管理
二、护理相关文件的书写
注:考试内容以考纲规定的范围为准,原则上不指定考试教材版本,参考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材:
《解剖学基础》 主编 董博,崔文 2016年8月 第1版(第2版出版后请参考第2版)
《生理学基础》 主编 周南会 2019年6月 第2版
《病理学基础》 主编 许湘南 2019年8月 第2版
《药理学基础》 主编 卢佳 2019年8月 第2版
《护理学基础》 主编 陈丽,王冬梅 2015年6月 第1版(第2版出版后请参考第2版)
四川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统一考试
医药卫生类专业题型示例
(2019年版)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两部分。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均无效。满分3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8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208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8小题,每小题3分,共174分。每小题所给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呼吸道唯一完整的软骨环是
A.甲状软骨    B.环状软骨    C.会厌软骨  
D.杓状软骨  E.气管软骨
2.不属于凝固性坏死的是
A.心肌梗死 B.肝梗死 C.脾梗死
D.脂肪组织坏死 E.肾梗死
……
58.护士为颅内压增高患者使用冰帽,如果测得肛温低于30℃,则可能导致
A.意识不清 B.心房、心室纤颤 C.组织水肿
D.呼吸困难 E.血压过低
二、判断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
59.鼓膜脐前下方的三角形反光区,称为光锥。
60.肝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右季肋区。
……
75.鼻饲患者每次灌入流质饮食前,应注入少量温开水,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42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部分共142分。
三、填空题(共27空,每空2分,共54分)
76.关节基本构造包括 、 和 。
77.膈上有三个裂孔:即 , 和 。
……
灌肠方法不同,灌肠使用的液体温度也不相同,其中:大量不保留灌肠_____________、降温灌肠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90.硬膜外隙
91.兴奋性
……
96.压疮
五、简答题(共53分)
97.简述肝门静脉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属支。(7分)
98.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5分)
……
四川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药学类统一考试大纲
104.简述导尿管留置的目的。(6分)2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