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1节 水循环一、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气》第一节水循环为教学内容,本节分析水循环的环节、过程和类型等,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另外,水是生命的摇篮,水的三态变化使得水在不同水体之间、不同的空间之间循环运动,促进了地球上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该节在本章乃至全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的发展,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我们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三、教学目标1.人地协调观:学生根据示意图简单分析水循环的过程的基本原理,了解三个水循环的类型,能判别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解释相关自然现象,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2.综合思维:运用水循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读图、阅读、概括和对比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3.区域认知:学会解释不同空间尺度下水循环的过程。4.地理实践力:通过地理读图分析,分析水循环的过程,并能联系实际观察水循环现象,培养学生地理读图、绘图能力,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四、学情分析从知识储备来看,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和读图分析能力;从认知特点上看,高一学生比较活泼,渴望探索自然奥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运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从学习障碍来看,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因素较多、较复杂,人类活动也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学生很容易忽略或不能理解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因素及环节。在读图、析图和运用地图,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水循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读图、阅读、概括和对比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2、教学难点:通过地理读图分析,分析水循环的过程,并能联系实际观察水循环现象,培养学生地理读图、绘图能力,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六、教学方法教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启发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七、课堂活动设计1.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土保持的影响3.结合素材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八、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 多媒体播放视频《假如我是一滴水》 提问:水滴、浪花,彩虹,积雪,杯中水,她们都不是我,不不不,她们都是我,为什么? 认真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用问题的形式导入,引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展示 展示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认真观看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让学生课前对本课时要学习的内容及要求心中有数,带着目标去学习。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讲解水循环的概念、动力、类型及主要环节 播放视频《水循环》视频: 什么是水循环呢? 动力、类型有哪些? 完成导学案,学生回答问题。 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动力和类型的认识。【合作探究一】 世界那么大,小水滴也想去看看,临行前小水滴做了旅游线路的规划。结合图3.3水循环示意图,请分组帮忙完成这三条线路的设计。 分组在导学案上认真分析并绘制水循环简图。 通过设计线路并分析水循环简图提高学生对水循环类型和过程的理解。小水滴该乘坐以上哪些“交通运输方式”去旅行呢? 分组讨论并上台粘贴对应的水循环主要环节“交通运输方式”。 同桌之间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PPT展示 学生认真归纳总结,理解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及类型 归纳总结,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PPT展示活动判断习题,结合普定县周边的地理现象,检测学生对水循环环节的掌握情况。 学生分组完成练习题。以比赛的形式上台。 讲练结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PPT展示课堂练习 学生思考,老师引导 通过小组探讨,解决课本中留下的问题,讲练结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砂石覆盖层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合作探究二】:砂石覆盖层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模拟实验 现场操作 学生认真观察并分组思考: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和蒸发的影响 2、分析砂石覆盖层对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影响 3、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探究砂石覆盖层对水土保持的影响,且分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完整答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复习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合作探究三】:请结合以下素材分析水循环地理意义。 根据素材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组探讨分享答案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探讨得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PPT展示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复习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根据老师引导和PPT展示图文资料,复习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据图复习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加深学生对水循环意义的理解。课堂练习巩固。 认真完成PPT展示试题。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复习效果。与导入材料形成首尾呼应,解决课前留下的问题复习小结 根据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复习小结。 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加强记忆。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书面作业:完成课本书上的习题。 社会实践 完成作业。 巩固提高,学以致用。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