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校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珍爱生命 让艾远离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学校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珍爱生命 让艾远离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2023年学校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
珍爱生命 让艾远离
珍爱生命 让艾远离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Raise vigilance, enhance consciousness, prevent AIDS and curb AIDSRaise vigilance, enhance consciousness, prevent AIDS and curb AIDS
教师 XXXX
时间 2023
contents
目录
目录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危害
易感染人群
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的治疗
01
02
03
04
05
第一部分
什么是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针对艾滋病毒感染并无治愈方法。然而,随着人们获得有效的艾滋病毒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包括针对机会性感染的措施,艾滋病毒感染已成为一种可管理的慢性健康疾患,艾滋病毒感染者能够过上健康长寿的生活。世卫组织、全球基金和艾滋病署都制定了全球艾滋病毒战略,这些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具体目标3.3(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毒流行)相一致。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毒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其在全球所有国家持续传播,迄今已夺去4040万[3290万-5130万]人的生命;一些国家报告的新发感染呈上升趋势,而之前呈下降趋势。
截至2022年底,估计有3900万[3310万-4570万]名艾滋病毒感染者,其中三分之二(2560万)在世卫组织非洲区域。2022年,有63万[48万-88万]人死于艾滋病毒相关原因,有130万[100万-17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
什么是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起的以人体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疾病后期可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综合性疾患。
AIDS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毒以人体的白细胞为目标,削弱免疫系统。
这使得感染者更容易患上肺结核、感染和某些癌症等疾病。
第二部分
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的危害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危害大、病死率高。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有65万人因为艾滋病而失去生命,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50万人。
艾滋病的危害
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我国艾滋病报告死亡数在甲、乙、丙三类法定传染病中居首。
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预防。
艾滋病的危害
发病后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黏膜出现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血疱、淤血斑等;持续性发热;肺炎、肺结核、咳嗽、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
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治愈艾滋病的方法,全世界仍无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疫苗问世。
皮肤
黏膜出现感染
出现单纯疱疹
带状疱疹
血疱
淤血斑等
持续性发热
肺炎
肺结核
咳嗽
呼吸困难
持续性腹泻
便血
肝脾肿大
并发恶性肿瘤
第三部分
易感染人群
易感染人群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易感染人群
第一
艾滋病病人多因贫穷卖血或因病经常输血、输注血液制品而感染的。
第二
共享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者,除传染艾滋病外,尚可传染肝炎和梅毒等。
第三
卖淫嫖娼者及娱乐场所的人员,同性恋或其它有危险性行为者。
性传播
血液传播
易感染人群
母婴传播
第四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配偶、性伴侣及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所生的子女。
第五
曾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公用锐器文身、文眉、文眼线、文唇线、穿耳孔或剃须修面等。
第六
在小诊所、小医院用消毒不严、操作失范的器械手术、拔牙、创伤换药,特别是口腔伤口换药、妇科检查、刮宫、输卵管通液等。
易感染人群
第七
接受过未查艾滋病病毒抗体的组织、器官、精液等进行组织器官移植或人工授精者。
第八
经常诊治、护理艾滋病病人的医护人员,特别是曾被污染艾滋病病毒的针头、刀剪或其他锐器刺伤皮肤者,或针灸医生自觉不自觉用污染艾滋病病毒的银针自行测试针感染,经常为艾滋病病人做血液及各种分泌物化验检查者,以及医院病区的清洁工们。
易感染人群
第九
各种性病病人,特别是梅毒、尖锐湿疣、软下疳病人容易感染艾滋病。
第十
酒店、宾馆、旅店、美容厅、夜总会、洗脚城、浴池的服务人员,警察,监狱看守人员,殡葬人员,如果体表皮肤或黏膜有破口时,不慎接触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病人,也可能感染艾滋病。
第四部分
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的预防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的预防
(1)艾滋病病毒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阴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或男男之间传播。
离开人体后,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的预防
(2)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必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性病患者或患有生殖器脓疮、溃疡、炎症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也容易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及早发现和规范治疗性病和各种生殖器感染,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
怀疑自己患有性病时,要尽早检查、及时治疗,争取治愈,还要动员性伴接受检查和治疗。
艾滋病的预防
(3)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应及时采取医学手段阻止艾滋病病毒传给婴儿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怀孕妇女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孕期和产时服用抗病毒药物、住院分娩减少损伤性危险操作以及产后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传播的措施,可大大减少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的机会。
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的预防
(5)艾滋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目前尚没有能够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卖淫、嫖娼、吸毒等活动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危险行为。
多性伴且没有保护的性行为可大大地增加感染、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险。
从青少年起,应树立健康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治本之策。
第五部分
艾滋病的治疗
艾滋病的治疗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艾滋病的治疗
艾滋病的治疗
(1)艾滋病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措施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外表与正常人无异,决不能从一个人外表是否健康来判断其是否感染艾滋病。有过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卖血、怀疑接受过不安全输血或注射的人以及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孕产妇,要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
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国家对个人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信息保密。各地疾控中心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提供艾滋病免费咨询和检测服务;各地县级以上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也提供检测服务。个人还可以购买自我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如果检测阳性,要及时到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确诊。
艾滋病的治疗
(2)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体内病毒复制即开始,会损害全身多个器官。已有的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
虽不能治愈艾滋病,但实施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传播危险,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国家实施免费的艾滋病病毒抗病毒治疗
对于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均建议实施抗病毒治疗,即实行“发现即治疗”。
艾滋病的治疗
暴露后预防
艾滋病暴露后预防以往主要应用于特殊职业人员,比如:人民警察、医护人员等,而且预防效果非常好。现在,这项服务也被应用到了其他人群中。
暴露后预防
果发生了高危的性行为、遭受了性侵害或者被不明来源的针刺伤,请先不要过分慌张,应尽早进行暴露后预防来降低艾滋病感染的风险。一旦发生了高危行为,越早进行暴露后预防、效果就越好。有研究显示,在两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成功率可以达到99%。
艾滋病的预防
暴露后预防
暴露后72小时内尽早使用阻断药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发生暴露后,比如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可以使用药物进行阻断。暴露后预防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服药周期:
28天。
服药种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根据当地药品的可及性及医生评估后开具用药方案。
服药效果:
服药时间越早,保护效果越好。首次服药不超过暴露后72小时。
─感谢欣赏 演示完毕─
珍爱生命 让艾远离
珍爱生命 让艾远离
提高警惕性,增强自觉性,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
Raise vigilance, enhance consciousness, prevent AIDS and curb AIDSRaise vigilance, enhance consciousness, prevent AIDS and curb AIDS
教师 XXXX
时间 20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