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资源简介

学科 通用技术 年级 高一 班 级 授课教师
章节 第二章第三节 课题名称 设计的一般过程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分析设计的一般过程并能作出简要评价 2.辨析设计原则之间的关系,并能阐明其在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学科素养: 1.通过便携式小凳的设计制作,理解和体验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2.体会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各环节的相互关系的主要作用。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其关系 (2)会应用设计的一般过程来设计简单的产品。
教学难点 能自觉地将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应用在设计活动中,知道设计方案和产品需要不断优化。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新 课 引 入 公园里有很多大人带着小朋友玩。孙宇发现很多小朋友在草地、山坡等地玩累了需要休息时,很难在附近找到适合他们坐的椅子有的小朋友直接坐在地上或者石头上,既不卫生也不健康。由此,孙宇想为小朋友们设计一款在户外活动时携带方便的小凳。 讨论:孙宇发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需求? 【教师归纳】发现问题——户外活动无处坐,儿童缺凳,产生需求——为小朋友设计便携式小凳 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创新活动,它有着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本节将通过便携式小凳子的设计案例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 学生听课,讨论孙宇发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需求? 本节课主备课为本人
教学环节 1、发现和明确问题 从本质上讲,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设计就是从调查和发现人的需求,分析信息,发现问题开始,发现与明确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开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包括:(1)功能(2)外形、材料、结构、技术指标(3)成本、环保(4)文化内涵、美观等 孙宇同学的设计项目——设计便携式小凳, 设计要求——1、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2、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 3、成本不高于5元。 思维碰撞:孙宇同学在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需要进行哪些具体工作。 主要环节具体工作内容调查需求 设计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 分析信息 整理统计调查资料,绘制相应图表,分析 明确问题 讨论,明确设计具体目标 确定设计 项目和要求项目——设计便携式小凳 要求 1、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 2、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 3、成本不高于5元
2.制定设计方案 在制定设计方案过程中,应始终明确: (1)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2)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制定设计方案的一般步骤: (1)收集信息 (2)设计分析 (3)方案构思 (4)方案呈现 (5)方案筛选 阅读教材p45:全生命周期设计 收集信息: 可通过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收听收看、上网等收集有关信息。 对于便携式小凳,需要收集那些信息: (1)收集有关各类凳子的资料 (2)收集有关各类便携、折叠、组合式凳子的资料 (3)查阅人机工程学的有关资料 (4)观看有关坐具的手工生产和机械化生产的音像资料 (5)访问木工师傅,了解他们制作凳子的经验 (6)凳子尺寸 设计分析 面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可能的解决方法。 对于小凳子要解决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便于携带等主要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 [总结]从设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自重减轻了,却带来了材料、结构方面的问题;结构稳固,自重、携带又有问题。面对矛盾,为了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应该提出尽可能多的设想,以便于权衡利弊,作出选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接下来我们将做设计过程中最有挑战的一个环节——方案构思 方案构思 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挖掘创造潜力,提出多个设想。 对于小板凳,大家积极思考,可提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多种材料、结构及连接方式。 材料:纸板、瓦楞纸、五夹板、木版、木棍、金属、竹子、塑料、绳子等 结构:折线形、三角形、工字形、井字形、半圆形、圆形、多边形、十字形、四方形等 连接方式:插接、合页连接、榫接、螺丝零件等 方案呈现:将构思具体化形象化视觉化 通常用草图把设计想法转化为视觉形象,同时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 A.采用瓦楞纸材料的方案草图 B.采用木板、木棍材料的方案草图 C.采用五夹板材料的方案草图 D.采用其他材料的方案草图 方案筛选: 对提出的几个设计方案,依据一定的原则,对方案进行筛选. 考虑到小凳要批量生产,选择了以五夹板为材料的五方案 再次筛选,选中了以下三方案。 最后,选中了方案C3.适合批量生产,加工简便,成本较低重量合适,稳定性好。 3.制作模型或原型 完成方案筛选以后,我们就要开始制作产品的模型。一般地,模型制作包括两个阶段,即绘制图样和制作模型或原型。 方案C3的图样 说明:对于小型、简单的产品可以直接制作产品原型,对大而复杂的产品先制作缩小、简化的模型。 4.优化设计方案 (1)测试: 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对小板凳做承重、稳定性试验) (2)评估: 对各个方案的结构稳固、造型、制作难度、自重、体积、携带、成本等方面进行评估。 (3)优化: 分析测试和评估的具体记录,同时听取用户、专家等的意见进行改正。 (对小板凳可考虑增加结构强度、美化外观)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合维护既可以使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所以,掌握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对于产品使用者来说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通常要设计一份产品使用说明书。 如何设计使用说明书的正文? 产品介绍 产品结构 技术指标 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假如你在制作时,发现尺寸不对;或是发现设计的结构不合理,你该怎么做? 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一项具体设计中,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些步骤之间则可能出现一定的循环。因此,不能将设计的过程简单化、模式化,而应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灵活安排。 课堂检测: 【素养提升】小明设计的可折叠台灯,制作的模型如图甲所示,经过考虑后,改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他现在处于( C ) A.明确问题阶段 B.方案筛选阶段 C.评价优化阶段 D.维护保养阶段 【素养提升】从稳定性和实用性考虑,下列关于小板凳的设计方案中,最好的是( D ) 【素养提升】在设计的过程中,孙宇等同学用草图的形式将多个设计想法表达出来,根据设计的一般过程,可判断孙宇等同学进行的设计步骤是( D ) A.制作模型 B.设计分析 C.方案构思 D.方案呈现 学生思考孙宇同学在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需要进行哪些具体工作? 看图回答问题 思考问题并回答 思考问题提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多种材料、结构及连接方式。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阅读p51说明书. 完成课堂检测
课 堂 小 结 设计的一般过程 1.发现与明确问题 2.制定设计方案 (1)收集信息 (2)设计分析 (3)方案构思 (4)方案呈现 (5)方案筛选 3.制作模型或原型 4.优化设计方案(测试、评估及优化) 5. 编写产品说明书 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各环节不完全是一种线性关系,有时是不断循环、不断反复的过程。
课 后 作 业 无
板 书 设 计
教 学反 思 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的讲授式、注入式等传统教学,教师角色由原来的讲述者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在实践中学习。下面我对在实践本节课中出现的不足及今后的改进方法进行总结: (一)成功的地方:1. 本节课 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的案例分析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便携式小凳结构简单,学生有一些生活经验,比较好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接受率比较高。 2.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3.时间分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不足的地方:1.学生在质疑问题上未做到全员参与,讨论比较集中。 2.问题考察具有局限性。 3.在有些问题引导上缺乏力度。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1.课堂中问题讨论应再多一些。 2.尽量给学生一些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