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教案首页上课班级日期(节次) 10.16(1、2) 10.24(1、2)上课班级日期(节次) 10.26(5、6)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6课 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懂得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道理,领悟对外开放的重要性,理解我国推动对外开放工作的举措,拥护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目标和成就,理解其内涵,正确认识、认同并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能够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国内国际新环境,鼓励学生在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素质目标:了解我国倡导的全球经济治理观的内容和意义,理解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认同并支持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教学重点: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教学难点:“一带一路”倡议对深化改革开放的作用和意义。教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教材、PPT、教案授课方式(请打√): 理论课(√) 实训课( ) 习题课( ) 其他( )系部主任: 教研组长: 任课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教案内页教 学 流 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教学 环节 (时间 安排)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复习 提问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有什么? 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学生回答导入 新课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为什么说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较?“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学习本课,我们将了解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扩大开放的新举措,理解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意义。 学生思考新课 讲授 第6课 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 一、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1.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阅读与思考】展示大唐与大清的对比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也都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如日本连续十三次派出遣唐使。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指从18世纪上半叶开始实行的严加限制甚至禁止官方和民间进行对外交往的一种政策,涵盖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以至生活方面的内容。 【视频】数说“入世”20年:持续开放让中国与世界“共赢”。 【教师总结】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过去我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在世界经济经历深刻调整变革之时,只有开放才能使不同国家相互受益、共同繁荣、持久发展。 2.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阅读与思考】 提问: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说一说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教师总结】 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②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③经济全球化让世界不可分割,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二、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 1.“一带一路”倡议 【阅读与思考】 提问:古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对当前我国的对外交流有什么启发? 【教师总结】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开辟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历史,是一个勇于探索的历史,是一个中外交流的历史,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历史,体现了古人的勤劳、智慧和勇气。当前我们的对外交流,要发扬古丝绸之路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为世界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本课第二框第一目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新时代中国继承和发扬古丝绸之路文化和精神的良好示范。 【视频】一带一路 2.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阅读与思考】 提问:结合材料,举例说明我国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采取的措施 【教师总结】 ①提出了全球经济治理观。 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力量。 展示图片资料。 视频更加清晰直观的感受。 学生阅读后思考 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举例 学生阅读后理解 教师总结 视频增加印象 提问,根据材料内容思考。课堂 练习 习题练习 巩固知识课堂 小结 通过本单元学习,我们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感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了解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领悟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懂得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道理。 课堂总结提升布置 作业 启思导行。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今后工作的启示。 加深认识板书 设计 第6课 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 一、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1.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 2.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3.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 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 1.一带一路的倡议 2.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理清思路 把握脉络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