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5 课第一框教案课题 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1 课时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 基础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出 版社)教学目标 1.理解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的原因和意义,明白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的要求, 树立保护蓝天碧水的环保意识。 2.理解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原因和意义,明白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要求; 懂得土壤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工作,用实际行动为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和打好净土 保卫战作贡献。教学重难点 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意义和要求。学情分析 通过第 14 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方式,为本框 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感受到新时代以来空气质量、水质 量的积极变化,但是对党和国家为改善生态环境所做的努力了解不多,对目前打赢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并不清楚。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明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意义和要求,树立保护蓝天碧水净土的 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为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和打好净土保卫战作贡献。教学方法 教法:议题式教学法、实践调研法、案例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调查法教学准备 1.文本资源:《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 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 年)》。 2.视频资源:2022 年 2 月 23 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 代:美丽中国铺展新画卷》、细颗粒物(PM2.5)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视频《世界 海洋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总议题: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课前 预学 【回归生活 调研先行】 【发布任务,热身导学】 1.课前查阅近一年来当地空气质量和水质量的 相关资料,并用饼状图或柱状图呈现一年内的变化。 (必做:学业质量水平一) 2.通过网络或实地调查所在地区有无土地污染 的状况以及相关部门为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所采取 的举措。(必做:学业质量水平一) 3. 查阅《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 (2021—2025 年)》,列出自己可以为打赢蓝天碧 水和打好净土保卫战做出的努力。(选做:学业质量 水平二) 1.学生通过调研 家乡空气、水、土壤 治理情况,了解当地 政府为解决生态环 境问题所做 的积极 努力,为本课学习打 下基础。 2.通过学习党和 国家出台 的相关文 件,明确打赢蓝天碧 水保卫战和打好净 土保卫战的要求。课中 研学 子议题 1:为什么要坚决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10 分钟)【创境激趣 导出新知】 【情境创设】 播放 2022 年 2 月 23 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奋 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美丽中国铺展新画卷》。 【议题描述】 你知道当前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 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吗?请举例说明。 【小组讨论】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 通过观看视频、 小组讨论,探讨当前 美丽中国建设过程 中还需要解决的迫 切问题,导出本课课 题。【探究学习 建构新知】 1. 打 赢 蓝 天 保卫战 的 原 因和意 义 【教师展示】 展示教材第 139 页“阅读与思考”材料:2022 年我国的空气质量和水质情况饼状图。 组织学生看图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022 年 我国空气质量和水质情况。 【调查展示】 学生分组展示课前任务中的当地空气质量调查 结果,并将同年家乡空气质量与全国空气质量进行对 比。 【议题描述】 结合材料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家乡空气质量的 看法,思考:为什么要打赢蓝天保卫战? 【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结合展示资料深入讨论,谈谈自己 对家乡空气质量的看法以及对要打赢蓝天保卫战的 理解,在班级分享讨论成果。 【总结建构】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人类生存离不 开清洁的空气。空气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 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向好, 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降低,重污染天数明显 减少,人民的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但与人民群众对 空气质量改善的期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拓展补充】 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补充细颗粒物(PM2.5) 的相关概念。 【议题描述】 什么是 PM2.5?为什么 2012 年新修订的《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 PM2.5 监测指标? 【小组讨论】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 【知识讲解】 PM2.5 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 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或可入肺颗 粒物。虽然 PM2.5 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 组成部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 响。PM2.5 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且 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因而对人体健 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调查展示】 教师呈现当地地表水水质情况,以及我国目前的 江河湖海发展现状资料;学生分组展示课前任务中的 当地水质情况调查结果,并将同年家乡水质情况和全 国水质情况进行对比。 【议题描述】 结合材料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家乡水质情况的 看法,思考:为什么要打赢碧水保卫战? 【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结合展示材料深入讨论,谈谈自己对 通过材料展示, 帮助学生更加直观 地了解我国 2022 年 蓝天碧水 的整体状 况。 引导学生 辩证 地看待目前我国空 气质量和水质量现 状,明白近些年蓝天 碧水保卫 战 已取得 巨大成效,但仍存在 一些问题,需要我们 继续努力。 通过材料展示、 小组讨论 、知识讲 解,引导学生明白降 低 PM2.5 浓度对于 空气环境质量提升 的意义。 通过展示材料、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 明白打赢碧水保卫 战的重要意义,增强 环保意识。2. 打 赢 碧 水 保护战 的原因 家乡水质情况的看法以及对打赢碧水保卫战的理解, 在班级分享讨论成果。 【总结建构】 教师结合材料及教材第 140 页第二个“相关链 接”,总结讲授打赢碧水保卫战的原因:水是生存之 本、文明之源。近些年来, 在我国地表水中,水质整 体情况趋于好转,但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一些地区水 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依然 突出。地下水是重要的战略水资源, 部分污染存在呈 点状向面状扩散的风险。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和损 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子议题 2:怎样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15 分钟)【探究学习 建构新知】 1. 深 入 打好 蓝天保 卫战的要求 2. 深 入 打好 碧水保 卫战的要求 【知行合一 素养提升】 【情境创设】 行进在美丽中国建设征程上的某市,生态环境 美,生产生活美。近些年, 该市从燃煤烟气、工业废 气、汽车尾气、城市扬尘、油烟废气 5 个方面发力治 理大气污染,逐渐实现了多种大气污染物融合管制、 区域间联防联控治理的新局面。 【议题描述】 怎样打赢蓝天保卫战? 【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结合材料深入讨论议题,为家乡打 赢蓝天保卫战贡献锦囊妙计,在班级分享讨论结果。 【总结建构】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需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 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加强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治理;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臭氧层 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 【情境创设】 播放视频《世界海洋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 【议题描述】 为打赢碧水保卫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在班级分享讨论结果。 【总结建构】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 心,强化源头治理、水陆统筹、河海兼顾, 对江河湖 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 系统推进 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要坚持精准 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 治理、长江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海域 综合治理等标志性战役,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保 护与建设。要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 放,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 展海洋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 【议题描述】 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我们中职生能做些什么? 通过材料分析、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 探讨为打赢蓝天保 卫战需要努力的方 向。 观看视频,体悟 海洋魅力,以及我们 为保护海洋所做的 努力,加深学生理解 打赢碧水保卫战的 意义和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 引导学生为打赢蓝 天碧水保卫 战作出【小组讨论】 学生围绕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展开讨论。 【分组展示】 学生为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说一句心里话:“为 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我会这样做: 。” 小结:人类生存离不开清洁的空气,空气质量直 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 源。我国空气和水的质量越来越好,而我们要通过努 力让天更蓝、水更绿。涓涓细流汇成大海, 点点星光 照亮银河,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 边的小事做起,把绿色低碳理念转化成日常生活中的 行为习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天蓝、地绿、水 清的生态环境空间作出应有的贡献。 力所能及的努力,为 美丽中国建设奉献 青春力量。子议题 3: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原因和要求有哪些?( 20 分钟)【探究学习 建构新知】 1. 深 入 打好 净土保 卫战的原因 2. 如 何 深入 打好净 土保卫战 【调查展示】 学生分享课前调查所在地区有无土地污染的状 况以及相关部门为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具体做法。 【议题描述】 结合材料以及教材第 141 页“阅读与思考”,谈 谈你对本地土质情况的看法,思考:我国为何要推进 净土保卫战? 【总结建构】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 生存、兴国安邦的战略资源。万物土中生, 土壤污染 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关系着家家户户的“米袋子”“菜 篮子”“水缸子”,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 丽中国建设。 【情景创设】 材料一:土壤污染,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 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 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 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目前,我国耕地、 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及周边地区、 部分城市和城郊地区,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材料二:教材第 142 页“相关链接”材料。 【议题描述】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需要我们做哪些方面的工 作?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在班级分享讨论结果。 【知识建构】 打好净土保卫战,尊重土壤污染防治客观规律, 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 突出重点区 域、行业和污染物, 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 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要深入推进农用 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 污染风险,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稳步推进“无 废城市”建设,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 理设施方面短板,强化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 引导学生 辩证 分析当地土地治理 实际情况及政府所 做的努力,明白推进 净土保卫战的原因。 引导学生 完成 位于学生最近发展 区的探究任务。【知行合一 素养提升】 【探究思考】 阅读教材“启思导行”材料。 如何才能有效管控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在班级分享讨论结果。 通过学以 致用 的活动,以知导行, 以行促知,促进学生 素养提升。课后 践学 【知识拓展 素养提升】 【布置作业 分层检测】 1.基础作业:课后练习。 2.实践作业:制作环保宣传单,深入社区、街道、 景点等,开展“环保小分队”志愿者宣传活动。 分层次作业,评 价学生知识运用水 平和素养提升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