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绘制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1 绘制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资源简介

学 科 通用技术 年 级 班 级 授课教师
章 节 第五章第一节 课题名称 绘制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 能举例说明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识读常用的技术图样。
教学内容 1.正投影及三视图; 2.形体的尺寸标注;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四章的理论性学习,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养成,并且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这节课的内容相对实践性更强,技术语言的学习、草图的绘制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课堂中应更多的给予学生展示的时间。 基于对立体几何的已有知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形体的表达能力,通过对三视图等技术图样的学习和理解,能够在平面的三视图与实物的立体图之间自由的转换,并能够表达出来,养成一种规范制图的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中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而三视图需要利用正投影来进行绘制。通过学习,掌握绘制简单三视图及尺寸标注的要点和方法。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态度,注重提高学生规范作图的能力,也为后续“机械加工图”、“剖视图”、“电子电路图”等内容的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了解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学会正确、完整、清晰的标注简单形体的尺寸。 通过简单的三视图绘制练习,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经历技术图样的识读以及尺寸标注的学习过程,体验到图样作为一种语言在技术交流中能方便正确的表达物体形体结构和大小的优势;认识到三视图的绘制和识读在设计交流与表达中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严谨、细致、规范的技术行为习惯。 能结合日常生活情境,体会技术语言的重要性,分析归纳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用简单的草图表达与交流设计构想。能在较为简单的技术设计时间中,绘制规范的设计图纸,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能识读常见的技术图样,并能表达简单的设计方案(图样表达)。 能通过具体实物展示,识读常见的技术图样,如三视图等;能在较为简单的技术设计实践中,绘制规范的设计图纸,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能识读常见的技术图样。能识读机械、电子等技术领域常见技术图样(图样表达)
教学重点 能绘制草图来表达设计意图;学习并掌握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 能绘制草图来表达设计意图;学习并掌握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方法 绘图法、图表解说法、情景设置法、实物演示法——指导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做中学”等学习方法。
教学策略 通过贴近学生的案例创设恰当的情景让学生体验到技术语言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引出对技术语言特征及种类的学习。对于常用的技术语言,如图样、模型、图表等以大量的图片补充,最后通过习题强化达到内容的巩固。为了突破草图的绘制这个难点,教师可以设计台阶式的课堂训练活动,如先进行线条、基础图形的绘制,然后在网格中绘制板凳或台灯,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新 课 引 入 问题:日常生活中同学们都见过哪些投影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面上投下影子,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讲解有关投影的相关知识。 思考回答 问题
教 学 环 节 教 学 环 节 一、投影的基础知识 成像原理:人们把这种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投影法分类: 中心投影法(物体位置改变,投影大小也改变 投影方法 平行投影法 斜投影法 正投影法 正投影法:投射线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 能够真实的反映出物体的形状。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真实性(显实性)、积聚性、类似性(收缩性) 二、认识并绘制三视图 思考:工程制图中,为什么要用三视图?而不用二视图,或者一个方向的投影呢?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某个投影面所得到的投影完全相同。 因此,单一投影和二面投影不能完全表示物体的结构形状。往往需要多个视图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几何形状。 1.三视图的概念及形成 采用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投影面(即正面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和侧面投影面W)建立一个三投影面体系,再采用正投影法将物体同时向三个投影面投影。 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增加:请同学们动手制作一个三视图空间坐标系 2.三视图的位置关系和投影规律 (1)三视图间的位置关系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2)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主视图—形体高度尺寸和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 俯视图—形体长度尺寸和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 左视图—形体高度尺寸和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 投影规律口诀: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3.三视图的绘制 P116马上行动: 增加:根据三视图还原物体 三、形体的尺寸标注 马上行动:阅读教材P118-119,学习形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1.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a.正确,尺寸注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b.完整,齐全,不遗漏,不重复; c.清晰,整齐,清晰,便于读图; d.合理,符合加工要求。 2.标注尺寸的三要素 完整的尺寸标注应该包括: a.尺寸界线; b.尺寸线; c.尺寸数字。 a尺寸标注三要素——尺寸界线 1)尺寸界线由细实线绘制 2)轮廓线 轴线 对称中心线 b尺寸标注三要素——尺寸线 1)尺寸线由细实线绘制 2)尺寸线必须单独画出 3)箭头为实心细长箭头 c尺寸标注三要素——尺寸数字 1)尺寸表示形体的真实大小。 2)以毫米(mm)为单位时,不注写单位,否则必须注明。 3)线性尺寸的尺寸数字一般注写在尺寸线上方或其中断处。 4)水平方向尺寸字头向上。 5)垂直方向尺寸数字在尺寸线左侧且字头向左。 增加:根据图5-25所给形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分析形体的结构,标注形体尺寸。 3.尺寸标注举例 练一练:找尺寸标注错误 回忆投影的相关知识 学习正投影的方法、特性 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为绘制三视图打下基础。 掌握三视图的一般绘图规则 绘制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学习如何给形体的尺寸标注 让学生找一张纸制作空间坐标系,加深学生对于三视图位置的认识 展示学生绘制的三视图,找出学生的易错点 因为作图是在平面上完成,但是作为读图的人一定要知道物体的基本形态,所以通过三视图还原物体是基本能力 结合刚才阅读及老师讲解的内容,学生尝试做形态尺寸标注,找出学生标注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标注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 让学生边找变画出来,并说出具体的错误
课 堂 小 结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常见的技术语言“草图”、“透视效果图”和“正等轴测图”等,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三视图”、“机械加工图”、“剖视图”和“电子电路图”等技术图样。同学们重点要掌握三视图的绘制和简单尺寸的标注;注意细致、严谨的态度,提高规范作图的能力。
课 后 作 业 通过三视图还原物体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第一个教学重点在“正投影和三视图”部分实现了进一步的精进,经过查找资料并阅读课标,对“三视图的绘制”规范了绘图要求。以往教学中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初中数学课中已学习了三视图,但是在考试试卷中“三视图的绘制”题目容易丢分,这说明学生对这一部分还没有形成清晰、准确的认知。因此,本次教学中特别关注了规范要求,“怎么画”、“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了较为细致的要求,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三视图空间坐标系也是为了让学生能从空间到平面有一个理解的过程,从学生绘制三视图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很好的掌握,但是有个别学生会忽视三视图的平面位置,这一点要多加强调,通过对比让学生加深理解。 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是形体尺寸标注,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能够掌握知识内容,内容也比较简单,但是让学生去找问题时学生不能够很快速的找出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对于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所以通过练习让学生反复练习加深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