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2022-2023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4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2022-2023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资源简介

7.4.1《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长江三角洲政区图、地形图,感知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点,进一步理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利用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分布图并结合教材,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3.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等资料,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分布图并结合教材,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等资料,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出示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视频,通过视频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无法撼动的经济实力,引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板书: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教学过程】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打开学案,完成自主学习 1-7,基础知识梳理: 教师讲解: 1. 读长江三角洲地形分布图,找到长江、钱塘江、杭州湾、京杭运河、太湖、以及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 2. 通过教材 57页第一句话,理解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区别,以及地理位置特点。老师讲解:地理位置:临江滨海、亚热带。 地理位置影响 气候,读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候资料,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候影响 河流:水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河网纵横等。 地形: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江海交汇的地理位置,更有利于发展哪种运输方式? 水运。 对内:“黄金水道”——长江: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对外:“黄金海岸”——东部沿海: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除了水运,还有哪些重要的运输方式? 思考 1读图 7-31,读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分布图和 P57页。说一说长三角区域有哪些重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京沪线、沪昆线);公路、高速公路;水运;航空。 思考2 读课本 P57页,说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 1、位置优势:江海交汇处。 2、自然地理优势: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河网纵横。 3、交通优势:铁路纵横,公路密布,港口群,航空港,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4、人文优势:人口、城镇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合作探究:教材 59页关于长江在区域中的作用,玲玲和贝贝说了自己的看法,请你再进一步补充。在我们的家乡,最重要的河流是哪一条? 说说它对家乡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提供丰富的水源; ②.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③.提供水产品,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④.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土地肥沃; ⑤.河流沿岸可开发旅游资源。黄河:提供水源,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淡水养殖,旅游资源...... 件 欣赏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学生到讲台指图回答 根据问题在教材上标注并回答。 生读图分析并做答 学生思考后小组内探究然后找代表发言
【板书设计】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地 理 →气候→河流→地形(自然环境) 位 经济综合实力最强 置 人口多,历史悠久,交通便利(人文条件)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第一课时)》评测练习 1.形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河流是( ) A.长江和钱塘江 B.长江与珠江 C.长江和淮河 D.黄河与淮河 2.长江三角洲区域优势条件不包括( ) A.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结合部 B.经济特区密集,对外开放早 C.具有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D.技术力量和综合实力最强 3.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4.长江三角洲的地形特征是(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广阔,沃野千里 C.地形丘陵为主,平均海拔 50米以下 D.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5.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_海,B______海,C______运河,D______ (河流)。 (2)该地区的以____________气候为主,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____为主,是我国重要的______产区(粮食作物);由于这里河湖众多,也是我国重要的______产区。因而本区有“________”的美誉。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课后反思 我在本节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问题,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探讨,学生们能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习积极性高。最大的亮点是学生能在直观的视频中愉悦的理解知识内容,记忆力加深了。在课堂时间利用上要把握好,争取留好练习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